只要能按规定格式撰写申请,帝国军人基本都能请求从“驻防部队”调到“作战部队”。
幸运的是,帝国武装部队不招文盲,即便有,也熬不到毕业。
如今,前往坦格林的志愿人员正匯成一股细流,一个、两个,甚至成组的人陆续抵达,都希望能在索龙麾下服役。
当然,这些人大多是普通士兵、飞行员、技术员,而非指挥层。
衝锋队员甚至连主动申请的权利都没有,在帝国眼中,这些穿白色盔甲的战士本就不该有自己的声音与意见,这种观念在卡里达等帝国学院早已根深蒂固。
即便如此,有志愿人员加入,也比没人来强。
为了补充战力,索龙甚至忍痛从克伦內尔亲王上將那里採购了小型飞行器。
两个完整的航空联队,共十二个中队。
其中一半是tie战斗机,四个中队是tie拦截机,最后两个中队是tie轰炸机。
目前,这些飞行器大多停在坦格林地表,只有一部分分配到歼星舰。
不是不想多配,而是既没能力为所有飞行器配备人员,也没精力处理繁杂的文件手续。
因此,受损舰船的替换机型暂时都放在行星表面,一旦有新的“空閒”飞行员抵达,经模擬器检测技能合格后,就会被分配到歼星舰服役。
除了招募志愿人员,索龙还有斯帕蒂克隆缸这张牌。
第一批复製人已经“准备就绪”,且通过实践发现,用这种技术製造复製人,根本不需要一年。
只要在克隆设施附近放置伊萨拉米蜥,切断克隆体与原力的联繫,复製人就会以“令人头晕目眩,甚至毛骨悚然”的速度成熟。
从將基因材料放入培育器,到复製人完全具备生命力,再到灌输基因供体的所有知识,全程只需十四天,既方便又高效。
但索龙始终担心帕尔帕廷记录中提到的副作用。
“克隆疯狂”。
这是快速培育复製人的通病。
乔鲁乌斯就是通过这种方式製造的黑暗绝地。
索龙能確定,乔鲁乌斯的身体是基因供体的精確复製品,但乔鲁乌斯的思想与记忆,却让索龙疑惑。
他怀疑,乔鲁乌斯的所有技能,都是帕尔帕廷植入克隆体思维的程序,就像帝国用於“速成复製人”的训练程序。
如果是这样,乔鲁乌斯几乎不可能完整地教导追隨者任何绝地知识。
索龙知道“伟大源於渺小”,植入绝地克隆体的只有知识,没有生活经验、个人意志、独立思想与真实感受。
这就像给一个孩子一把枪,用不了多久,孩子就可能盯著枪管扣动扳机。
將这种后果推演到银河系的现实中,由复製人训练出的原力敏感者,必將成为巨大的隱患。
正因如此,儘管第一批复製人已经就绪,但必须在坦蒂斯山完成医疗检查后,才会被分配到索龙麾下。
“克隆疯狂”会在大脑突触连接中留下特有变化,用最简单的医疗设备就能检测出来,就像看一份糟糕的文本副本。
有的地方字跡模糊,有的地方满是墨粉污点。
所以,即便第一批复製人已准备好,第二批也在培育中,为期一周的医疗检查仍未结束。
第一批克隆技术员,还要几天后才会乘坐“星际加利恩”运输舰抵达。
这些克隆技术员,將被用於配备新舰船的船员,同时补充地面基地与船坞的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