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嫡明全本TXT > 第441章 明旗惊妖氛知是王师来(第3页)

第441章 明旗惊妖氛知是王师来(第3页)

四川总兵刘承嗣苦笑道:“兵到用时方恨弱啊。咱们说起来有几万兵马,可是粮饷不足,军器不精,训练废弛,疏于战阵,关键时刻竟是如此不济事!”

他看着城下气势如虹的敌军,以及城头上面带菜色、身材羸弱、神色紧张,手持劣质兵器的川军,不禁摇头喟叹,心中浮起一丝愧疚。

如果…如果平时大家少克扣一些,少贪墨一些,少喝一些兵血,是不是就不会这么不堪了?

可是想到这里,他又有点迷惘。就算自己不贪又如何?大头是文官们拿走的啊。从朝廷大员到州县官吏,谁不分润?这是他一个人的事么?

巡按李时华也痛心疾首,“贪墨成风,报应不爽!国家若是吏治清明,岂有今日累卵之危?”

他很清楚,眼下城中真正能打硬仗的精锐,主要是总兵、都指挥使的家丁,以及新任三省总督王继光的巡抚标营,加起来也就三千人。

除此之外,就是蜀王府的八百护军,还算是精锐之兵。

至于剩下的两万多兵马,九成不能打硬仗,虽的确是国家正规经制官军,可大多数都没有盔甲,兵器也低劣不堪。

这么一算,能打硬仗的精兵,撑死只有六七千,不能再多了。其他人只能协助守城。

强弱悬殊,局势十分凶险!

布政使周思敬同样神情苦涩,“当年我当户部主事时,反对张居正变法,尤其是反对他的考成法,认为是借吏治、整军之名,排挤异己。可是如今想来,张居正是对的。”

“君子殆辱近耻,林皋幸即。”王继光长叹一声,“可是我等身为国家大臣,有守土安民之责。临危授命之际,就算挂冠辞印、归隐林泉也迟了啊。”

“唉,如今竟然分外羡慕…那些罢官回乡之人。”

“总督相公!”总兵刘承嗣说道,“是不是下令攻击,阻止敌军填补壕沟?”

“若是放任不管,最迟到下午,壕沟就会被填平一里!”

“怎么管?”王继光很是无奈,“他们都是汉人,难道要对他们放箭开炮?就算不顾他们的性命,把他们都打死了,咱们的羽箭、炮弹最少也要消耗一半,接下来还能守几天?”

都指挥使高折枝摇头道:“不能打汉人俘虏,这本就是奢崇明的毒计,一箭双雕。我们打了,杀的都是汉人,必然影响军心。还消耗羽箭、弹药、体力。而且,被打死的尸体,叛军可以直接抛入壕沟来填。”

众人都不傻,哪里看不出奢崇明的阳谋?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数万汉人俘虏在猓猡兵的驱赶下,默默的担土填沟。

而身穿精良藤甲的猓猡兵们,则是用刀拍着藤甲盾牌,手舞足蹈的哈哈大笑,吹着尖锐的口哨,讥笑明军。

奢崇明看到明军居然没有阻止填充护城壕沟,不禁有点失望。

不上当啊。

不过那又如何?等到从从容容的填好了壕沟,一样可以攻城。

城头之上,心情凝重无比的王继光收回目光,对布政使周思敬说道:“蜀府尊驾为何还没到?蜀府的传谕呢?”

他说的蜀府,当然是当今蜀王朱宣圻。按照巴蜀官场的习惯,不可直接称呼蜀王,这是不敬,而是应该尊称蜀府。

众人也很是奇怪,为何叛军就兵临城下了,蜀王还没有到,也没有答复拿出钱粮用来守城。

他们对蜀王,还是很有期待的。因为当今蜀王和其他藩王不同,是一位难的的贤王,可谓藩王中的“异类”。

这位蜀王,平时俭素如寒士,恤民如赤子。今年蜀中饥荒(万历二十四年),蜀王开仓捐谷数万石,赈济灾民。

他还严厉约束宗室害民,严惩强占民田的蜀藩宗亲朱承燧。

还主动退田给百姓,一口气退田几十万亩,庄田缩减超过三分之一。

除此之外,蜀王还重建成都芙蓉书院,将芙蓉书院建为蜀中三大书院之首。

另外,这位蜀王还出钱粮修复都江堰,修桥修路,抚恤孤老。

除了因为忌讳不敢劳军之外,当今蜀王可谓无可挑剔了。

按说,蜀王早就该来了啊?

正在众人焦虑之间,忽然一队仪仗从北而来,接着一个骑兵就纵马而至,喊道:

“王驾已至!众官无须迎接,守护城头即可!”

说话间,只听甲衣铿锵声响彻一片,三百骑兵首先出现,接着就是五百身披明光铠的护军步兵。

八百护军簇拥着一个年近五旬、身穿华丽蟠龙纹盔甲的贵人。这贵人神采奕奕,腰悬宝石柄的长剑,轻提缰绳的纵马而来。

正是当今藩王之中,少有的贤王,朱宣圻!

八百蜀王护军之后,还有数百个家奴,押着一辆辆马车,马车都很沉。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