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嫡明戈昔 > 第486章 稚虎我快顶不住了你的大军在哪(第4页)

第486章 稚虎我快顶不住了你的大军在哪(第4页)

“诸位,我相信摄政王!”郝运来硬着头皮说道,“我估计,摄政王的大军,可能快到缅甸了!”

()

再其次是行政官僚“温纪”,多由孟族等大土司的子弟来充任。

再就是职业化的世袭兵,军籍是父死子继。看似很像大明的卫所,但和大明不同,缅甸的世兵算是小贵族,地位比较高,训练强度也高,自备武器粮秣,也有自己的农奴。

而且,世兵还能通过军功获得“温纪”甚至“色耶”的身份,实现阶层提升。

所以,缅军的战斗力很强,远非大明卫所兵可比。

比世兵地位低的,就是各种工匠了。

比工匠更低的,就是占据人口大半的农奴、寺奴阶层。农奴、寺奴是没有自己的田地的,也没有人身自由。他们只能在王田、贵族庄园、寺院庄园劳作。

最苦的是农奴,农奴要缴纳五成的收成,还要缴纳两成半供养僧侣,自己只能留下两成半的口粮。

但等级最低的还不是农奴,最底层的是奴隶,占了总人口的一成,主要来源于战俘、被处罚的农奴。

东吁王朝为了严格控制农奴,还实行“鲁泰”制。也就是农奴不能随便出村,出村必须申请“出村通行牌”。各处关卡设置“盘问哨”,稽查私自离村的农奴。

违者…初犯斩脚趾,再犯斩首!

每个村寨,都设置“警趾架”,将断趾串连起来高挂村口,以儆效尤。

还实现连坐体系,五户一保。一人逃亡,五户全部罚为王室奴隶。

就是婚嫁,也只能局限于本村寨、本庄园。以此将农奴牢牢禁锢在土地之上。

听起来,缅甸农奴过的十分悲惨。可是他们自己,未必真觉得有多苦。

因为佛寺宣扬“服役受苦以赎前世罪业”,还为听话守法的农奴“刺符消灾”。

因为东吁王朝重视军功,农奴还有通过军功脱籍的途径,身份并非一成不变。王法规定,农奴斩敌三人,或者立下相应等级的军功,就可升世袭兵,成为小贵族。

奴隶立了军功,也可赎身。

军功,是农奴和奴隶唯一的上升渠道。所以为了抓住这个机会,农奴和奴隶很愿意参军,平时自愿练习射箭、格斗。

这也是缅甸军队战力强大的原因之一。

虽然缅军很强,可如今却远在云南,国内空虚,任由朱寅随心所欲,鞭长莫及。

朱寅也毫不客气,看完登记好的财物账本之后,又下令搜括‘琉璃宫’的金银珠宝,连柱子上的金箔都不放过。

他要将名闻南洋的琉璃宫,变成一个简朴寒酸的王宫。

这还不算,朱寅又下令将整个王城的寺庙、贵族府邸的金银财宝,也全部搜括出来。

彻底洗劫一空,打包带走!

要么不做,要做就做绝!

就连被俘的王室贵族,身上的首饰也全部被收缴,就差扒掉内衣了。缅甸太后、王后的金丝裙子、金丝鞋子,也被明军扒走了。

按说,毕竟是一国王室,就算被俘虏,也该给些体面。可是朱寅一点面子都不给,也毫无大明天朝的气度。

此时此刻,朱寅就像一个贪婪无情的海盗,完全不像是代表大明的王者。

……

勃固城这座缅甸王京已然易主,王室贵族全部落入明军之手,明军还在王京屠城。这些消息像野火一样传遍缅甸,以最快的速度传到各地,所到之处都是一片风声鹤唳。

有些不服缅甸的部族土司,都是蠢蠢欲动,想要来拜见朱寅。

可更多的部族却是被吓到了。

朱寅知道,夺取勃固城城只是第一步。接下来要看这缅甸各族,在这变局之中会做出怎样的选择。

他这座“魏”是围成了,攻敌之必救,肯定能迫使缅军主力回援。

那么就应该选择一个最佳的决战之地,等着缅甸大军回国。

这个最好的战场,当然是…阿瓦!

阿瓦是缅甸第二大城池,也非常繁华,是很重要的商业枢纽和交通要道,也是缅甸大军回京的必经之路。

两天之后,将缅甸王朝洗劫一空的明军,终于汇总了各项收获: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