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嫡明戈昔 > 第236章 收徒莫如朱稚虎啊(第2页)

第236章 收徒莫如朱稚虎啊(第2页)

赵志皋在据案枯坐,看了一会奏章,又自顾自的推衍卦象,手中的乌龟壳“

篤篤”作响,一副忧心的样子。

显然,赵阁老的推衍,不吉利!

张位则是在看奏疏,可是看了两本,心不在焉的写了一个条陈,就站起来和王锡爵一起步。

如今庆王已经称帝,西海蒙古和瓦刺都捲入进来了,天子、朝臣、天下士民都眼巴巴的看看內阁的处置。

天下政事虽多,可除此无大事!

哪怕是朝鲜国王奏报日本国要渡海侵犯的大事,此时也只能放一放了,那毕竟是朝鲜国的事。

可是西北不是蒙古將领反叛大明那么简单,而是藩王造反了。西北之事若是失控,四人不但名位难保,很多人都会人头落地!

比起当年的寧王和安化王叛乱,这次庆王之乱显然更加凶险。寧王只有六万乌合之眾,安化王也不到万人。可是庆王,却获得了西北蒙古诸部的支持!那些韃子骑兵,怎是寧王贏弱之兵可比?

往最坏处说,关中都可能不保!想想都令人毛骨悚然吶。

文渊阁內外的值班宦官们,都是大气也不敢喘,生怕触了几位先生的霉头,

一个不好被发配出去。

一时间,偌大的文渊阁中安静的有点可怕。惟幕书案之间灯火摇曳,漏壶滴水声“叮咚-叮咚”的响起,每一下都像是滴在眾人的心头,光阴就是这水滴,令人倍感单调的流逝。

“咚一咚一咚一”鼓楼上的大鼓敲响,一更天到了。

天已经漆黑,外面宫灯点亮,可四人都没有下值,竟是要一起夜值文渊阁的意思。

四人都是见多识广的老臣了,按照他们的经验,这两天肯定会有西北的紧急奏报。

只有留在值房,才能最先获得塘报,最快做出处置。

皇上和朝臣们都看著呢,內阁此时万万不能出一点篓子。

王锡爵看了一眼大堂角落的铜漏壶,终於打破內阁中的沉寂,驻足说道:

“西北的塘报,想也快到了。內阁既要有接到捷报的准备,也要有收到败报的准备。万一朱寅搞砸了事情,导致局面不可收拾,那就不是他一颗脑袋的事。”

“陛下还赐朱寅尚方剑,节制五镇军务,这是多大的信重?朱寅万一不幸败绩,陛下面上都难看,內阁当然要负责。这还是小事,可庆王和叛军势必气焰高涨,再要平叛,那就不是二百万两银子的事了,怕是再加两百方都不止。甚至不是银子的事,西北真要糜烂——。”

王锡爵说到这里打住话头,沉吟不语。他需要一个应付西北大败的紧急方案。

他是反对朱寅出任五镇总督的。当庆王称帝的塘报传来,他第一时间就想撤换朱寅,让坐镇西北多年的重臣郑洛出山主持大局。可惜郑洛年老臥病,无法动身。

沈一贯听到王锡爵的话,神色凝重,目光幽冷。暗骂一声“娘希匹”。

西北真要失控,王锡爵肯定主张斩杀稚虎。他这是先给自己打招呼的意思。

庆王不死,稚虎就要被论死。自己这个阁臣想保弟子的脑袋也不易,必须要付出一些代价。

王锡爵想藉此逼迫自己让出一些利益。

可是真要出现这种事,他怎么也要保住弟子的性命。

“元辅。”沈一贯放下茶盅,皮里阳秋的抚须说道:“唉,如今做事也是真难,没人做不成,做了也是担著天大干系。国家大事,竟如万丈悬崖。”

“元辅,我不是替朱寅说话,绝无因私废公之心。不过元辅自是知道,庆王称帝绝非自愿,必然是被哮拜等人胁迫,与其说是越称帝,不如说是西北胡乱。西北胡乱由来已久,这些年愈演愈烈,並非朱寅去西北后导致,前年不还搞出洮州之边,杀了副总兵,逼得朝廷关闭互市么?”

“无论谁去西边主持,这个脓皰都会破。没有庆王,他们也会挟制肃王,西北一堆郡王宗亲,哪个不能立?横竖是这些年朝廷军备废弛,让夷狄有机可乘。

就算大兵进剿,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奏效的事。国朝虏乱两百多年,指望朱寅就能一朝平灭么?那也太看得起他。”

沈一贯几句话,就將极其忌讳的庆王称帝,说成西北胡乱。

如此一来,哪怕朱寅真的兵败,责任也会淡化很多。毕竟北虏的威胁一直都在,打败仗的文臣武將也很多,追究责任也不是都是死罪。

沈一贯当然不指望王锡爵接受“西北胡乱”这种说法。他只是先表明自己的態度,拋出“西北胡乱”的调子。有了这个调子,到时自然会有其他朝臣支持。

这就是万一朱寅兵败之后,阻止朱寅被定死罪的舆论准备。

如此一来,就算和王锡爵交换利益,代价也会小很多。

次辅赵志皋心中有数,立刻点头道:“是啊元辅,庆王之逆,究其根本还是胡乱。若是兵败就杀朱寅,那么將来再有虏乱,还有谁敢主动请缨呢?”

作为次辅,他对性子强势的王锡爵怎能没有芥蒂?虽然面上一团和气,但只要有机会挑战王锡爵的首辅权威,他也不会放过。

热门小说推荐

酒神
唐家三少酒神
...
人类枷锁
肚子没墨水了人类枷锁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