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嫡明戈昔 > 第168章 群女送考(第6页)

第168章 群女送考(第6页)

“小相公没有说错,锦衣卫驯象千户所的確在广西,是专门捕捉野象、训练战象的。可又在南京、北京各留一个驯象百户所,管理象房中的仪象。“

朱寅这才明白了。原来驯象千户所分作三处,三个百户所在广西,另外两个在两京。

南京丹阳湖畔的象房,如今居然还养著二十多头大象呢。

“原来南京还有大象,真是令人欣慰啊。”朱寅似乎很是高兴,“到时一定去看看。”

元釗神色惭愧的说道:“南京象房有象奴数百人,小人不过是看管象奴的力士而已。小相公若想进象房看象,小人却是爱莫能助,无权准入。”

朱寅忽然想起黄冠、郭任等“建文逆臣”的妻女,正是被朱棣配给了南洋进贡的象奴为妻。

他心中有数,换了话题神色诚恳的说道:

“元大哥连个座位都没有,实属辛苦。这次要陪小弟九天,小弟委实不落忍傍边其他號房的號军,见朱寅对士卒如此客气,不禁都是心存好感。

清理完號舍之后,朱寅这才坐了进去。

此时太阳刚好下山。元釗等號军也离开了,回到了號军休息的军舍。

坐下来之后,朱寅发现又多了一个优势:因为他身子小,所以这个號舍显得不太逼仄。若是成年人,那就更加压抑。

九天六夜,吃住考试都在这狭小的一席之地,不远处就是一间间的茅房,臭气蒸熏,苍蝇飞舞,蚊虫肆虐—

朱寅之前还想不到,现在终於知道为何號房条件这么差了。

就算考生多,可贡院这么大,完全可以提供几平米大的优质考房,也有能力维护,不至於这么恶劣。

为什么这么做?

这也是一种考验。

在环境如此恶劣的考房之中,能连考九天,还能不出差错的交卷,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这本身就是一种筛选:朝廷需要有耐心、体质好、韧性强的官员。

这就是为何明朝进士的平均寿命超过六十岁,而明朝皇帝的平均寿命只有四十二岁。

號房这么狭窄,却偏偏在每个號房的外面,放置一个炭炉,一篓木炭。这是用来做饭、烧水用的。

没错,还能带米麵蔬菜,自己烹调。

不是说君子远庵厨么?这会儿又不是了。

所谓的桌子,其实就是一块简陋至极的號板,所谓的椅子也是一块木板,都卡在两边的砖槽里。

白天考试就是一套桌椅。夜里两块板子取下来拼凑在一起,就是一张“床”了。

蒲松龄说得好,真是秋末冷蜂啊。

朱寅打开食盒,开始进食。

寧採薇准备的食物,十分精美可口,除了肉菜之外,还有奶、奶粉。

庄姝和唐蓉准备的饮食,也很精美讲究,看得出两女是用了心思。

明天就要正式考试了,今晚要吃好、喝好、睡好。

否则,就算他的体质好,也难以在这种鬼地方坚持九天。

等到朱寅吃完饭,已经夜幕降临,很多號房之中,都燃起了蜡烛。看上去就像庙宇中的灯龕,一长溜整整齐齐。

但在朱寅看来,又像是后世的路灯。

但也有的號房黑灯瞎火,没有点灯。因为这些士子很穷,蜡烛带的少,不敢隨便用。

正在这时,忽然一队队號军提著水桶,四处浇水。

还有不少人手持水枪,发射水炮。整个考场一片潮湿,水气朦朦。

一群號军大声喊道:“考场乾燥,烈火无情,小心火烛!严防火灾!”

原来,是为了防火。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