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是大街上的乞弓,看到读书人也换了文雅的乞討词:“相公吉祥高照,
文曲星下凡,公侯万代—“
整个朱家都感到了一种无形的压力。
就是兰察等几个女真人,在了解到乡试的重要后,也祈求佛朵妈妈,保佑额真高中。
甚至偌大的青桥里,很多人也在关注朱寅、顾起元等几个参加乡试的人。
顾起元和朱寅不同。他对於复习功课並不积极,心思仍然在金石研究上,却又让赵嬋儿无可奈何。
赵嬋儿数落丈夫道:“同样有机会参加乡试,你看看稚虎,小小年纪就如此刻苦,当真是又聪明又勤奋。你倒好,竟是一点也不急。”
顾起元说道:“这种事情急不得。只看造化了。我火候已到,四书五经早就无须再学。不需要再像稚虎那么努力复习。中不中就看运数了。”
赵嬋儿知道他说的很是道理,也无法反驳。
这几日,夫子庙、文昌庙都是人满为患。
无论是南京城中的学生,还是南直隶其他州县的考生,以及他们的家人,都去夫子庙、文昌庙上香,祭祀孔子和梓潼神。
寧採薇也带人去夫子庙、文昌庙祭祀孔圣人、梓潼神,
因为乡试是全国同一日期,所以如今整个大明,都在围著秋闹大比打转。
八月初六,朱寅和顾起元等人,带著买好的捲纸,一起进入皇城,去礼部衙门“印卷”、“登记核准”。
让朱寅无语的是,乡试如此隆重,朝廷不但不准备笔墨纸砚,就连捲纸,也需要考生自备。
但为了防止考生作弊,又要求在开考三日前,携带草稿、正卷十几张,去主管此事的衙门登记考生资料。
检查捲纸都没有问题,又符合规格尺寸和纸张质量之后,经办官吏就在捲纸上盖官印、个人条记,捲纸就宣告合格。
然后,还要在捲纸上印上红色的格子,和后世的作文本类似。原来,后世的作文本来自古代。
这个程序,叫做“印卷”
朱寅想不明白,为何能统一印製、发放试卷,却非要多一道“印卷”的程序。
印卷完成,登记核准,就意味著考前的所有手续,全部结束了。
接下来就是正式考试。
这天,朱寅去礼部,寧採薇也没有閒著。
她採购了很多考场中要用的东西,无所不包,早就帮朱寅准备的妥妥噹噹。
一进贡院深似海啊。如今秋老虎发威,天气闷热难当,小老虎毕竟才十一岁,在里面要待整整九天,中间只能短暂出来两次“放风”,寧採薇的准备怎敢不周到细致?
饮食之类,寧採薇准备了奶、糕点、月饼、滷肉、酱菜、人参片、桂圆等物。
考具方面,不仅有装满笔墨纸砚的考蓝,就连牙刷、牙粉、香胰子、烛剪、
烛台、蜡烛、灯笼、茶壶、门帘等东西都备下了。
还有博山炉,香料等等。
寧清尘也准备了提神醒脑的药物,活血、消暑的药物。
小姨子也很贴心吶。
万历十六年八月初九,秋闈大比正式拉开序幕!
ps:今天就到这了。这两日节奏很快,蟹蟹,晚安!这个月希望能稳住月票榜!今晚错字很多,抱歉,太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