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完了端午晚宴,朱寅和寧採薇又亲自赏赐眾人。
无论是护卫、学生、奴婢,都按照端午风俗,赏赐了香囊、扇子、五彩手炼等物。
整个朱家,都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之中。
至於戚继光和徐渭,前几日就已经和沈一贯南下浙江,故地重游去了。
五月初四。
朱寅早就邀请加入宣社的一帮同窗好友,一起来朱家庄园的秦,诗酒雅集。
如今,宣社已经发展到七十余人,几乎都是寒士出身。
虽然宣社人少,可加入门槛却很是严格,都是德才兼备、心怀理想的英才。
朱寅定的社规很严,筛选社员比较严格,寧缺毋滥。
当然,和已经突破千人的菊社相比,宣社的影响不值一提。
菊社已经不是一个文社那么简单了,而是成为一股强大的士林势力,囊括了很多高门大族的子弟。
朱寅终於明白,因为他带来的蝴蝶效应,提前催生了一个东林党般的组织!
只是,菊社因为是一群豪门少年肇造发起的,初心本就不良,宗旨格局上还不如虚偽的东林党。
此时。
秦昂之中,古松之下,早已经高朋满座,青云集。
朱寅、寧採薇、顾起元、莫韶、商阳、韩尚等人,全部头戴艾环、腰佩香囊、身上掛著小艾虎。
宣社七十多个成员,除了少数脱不开身的,大多数都到齐了。
这是宣社成立以来,最正式、规模最大的一次雅集。
为了今日的秦雅集,管理宣社財权的秋使寧採薇,在宣社帐上支出了三十两纹银,可谓大手笔了。
秦之中,琴声錚錚。朱寅正在古松之下,聚精会神的操著虎吟古琴,却是一首《广陵散》。
在田义的指点下,本就有些基础的朱寅,琴道大进,已能拿得出手了。
今日雅集操琴,这曲《广陵散》,让精通琴道的顾起元、商阳等人,也不禁点头。
“嗯,稚虎年仅十一,琴技已有超然之气,实属难得啊。”
“不错!这一曲《广陵散》,悠然林下之风,志趣脱俗,琴吟如啸,真意宛然也。”
“善哉!七弦之上,道心坦荡,白云清风。
就是学琴不久的寧採薇,也能听出,小老虎这一曲《广陵散》,弹奏的很好。
但是寧採薇也知道,小老虎的琴技,在现场五十多人之中,只能属於中等水平。
眾人不吝讚赏,也是因为他年幼就有这种水平。
顾起元道:“如今文风,清淡诞放,学晋、宋而不成。綺语浮华,沿齐、梁而更甚。然稚虎虽年幼,却真有魏晋风度也。”
“就说这琴技,也有魏晋遗风。”
眾人点头不已。
如今南雍很多人都知道,朱寅率性瀟洒,不拘於泥,书则永和风雅,咏则洛下书生,言则正始之音,確乎魏普之风。
他们不知道的是,朱寅有魏晋风度,不是刻意为之,而是因为朱寅是后世穿越者,思想开放自由,行事洒脱自然。
所以才显得“魏晋风度”。
如今,他们认识了寧採薇,又觉得寧採薇也有魏普风度,赞她神情散朗,其实也是因为寧採薇来自后世。
朱寅一曲弹完,又和眾人喝菖蒲酒,举杯閒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