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採薇娘子,额今日正式驯鹰,还请去亲自餵食。”
朱寅笑道:“终於等到这一天了,这可是猎隼啊,羽虫三百六十种,猎隼能排前三!”
说完就带著寧採薇,兴冲冲的跟著慕容狗蛋去了园的鹰室。
但见两只刚刚长齐了羽毛的半大猎隼,眼睛被蒙住,无精打采的抓在鹰架上。
这是被熬的。
而且餵鹰时,一定要蒙住鹰的眼睛,戴上眼罩。
不能让鹰知道,餵养它的是驯鹰人。
慕容狗蛋献上两片猪肉,对朱寅和寧採薇说道:
“请主公和小娘子,亲自摘下猎隼眼罩,亲自餵肉—“
朱寅和寧採薇当然都知道这个道理,两人接过肉片,然后分別摘下两只猎隼的眼罩。
两只猎隼的眼罩一被摘下,立刻扑打著翅膀,盯著主人手里的肉,张开弯弯的鹰嘴,嘶鸣不已。
显然饿得很了。
没错,饿鹰也是熬鹰的手段之一。
两人將肉片塞进嗷待哺般的鹰嘴中,那对猎鹰一边吞食猪肉,一边死死盯著两人。
两人也按照慕容狗蛋教的法子,伸手抚摸猎隼的羽毛,和它们互动。
接著继续餵肉,然后又亲自餵水。
最后,又戴上眼罩。
朱寅问道:“一天要餵几次?”
慕容狗蛋道:“早晚一次就可以。每次餵肉,都需要主公和小娘子亲自到场,摘下它们的眼罩。如此百日光景,就能认主。一旦认主,终身不忘。”
“这百日之內,是最关键的熬鹰期,不能让它们见到额的脸,若是见到额的脸,就会认为是额在餵养、驯服它们,它们就会认额为主了。”
“百日之后,它们不但能认主公和小娘子为主,到时也能飞了。若是养的好,能活四十年哩。说到灵智,不比五六岁的孩子差。”
朱寅点点头:“好,你好好驯养。只要成功了,我一定重重赏你。”
朱寅不禁想到不久之后,外出打猎时鹰犬相隨的场景,心中很是期待。
寧採薇也很是期待。
两人刚刚出了鹰室,已经十四岁的康熙就来匯报情报。
“主公,王瑞芳那里,传回新消息了。十日之內,南直隶提督学政要来南雍巡视,准备八月乡试事宜。”
“王瑞芳和其同党董释等人密谋,发动整个南雍和南京士子,联名上书,爭夺乡试名额—“
“还有一件事,就是阻挠主公参加乡试—“”
朱寅听到康熙的秘报,冷笑不已。
很快就是大比之年,王瑞芳终於要动手了。
如今的菊社声势浩大,已经称霸南雍,具备掀起一场士林风浪的实力。
其实乡试考试前,还需要资格考试,也就是科试、院试。
科试、院试不及格,又可以补考,补考叫做“遗才大收”。
通过科试院试或者遗才大收的考生,並非一定能参加乡试,只是有资格分配乡试名额。
由此可见,先不说乡试本身很难,就是获取考试的机会,就已经很难了。
这种制度,既保证了考生的质量和相对的公正,也预留了学官的操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