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义在南方几年,也听说濠镜(澳门)的洋夷对大明出售的阿片,越来越受欢迎。
但因为不是徵税货物,税关官吏並无统计每年进口的数量、价格,是一笔没有算过的帐目。
到底有多少乌香进口,要不要徵税,税率多少,怎么徵收---陛下关心这些。
但为了不让那些商人警觉,提前勾结税官瞒报数额避税,才下了密旨,
让自己暗中查明各项数目。
田义继续看下去,却是:
“另,前次卿和海瑞等奏,南京洋夷勾连倭寇,各种谋逆事,惊骇中外---我因此忿怒动火,难以尽言,我已有明旨,严厉惩办他每,大法度治他一治,有干係者都要担起来,莫教他走脱一个—”
看到这里,由义还以为是对自己的申饰之言,谁知接下来却是:
“国朝按律,籍没者有三,谋反也,叛逆也,奸党也。那耶穌会在华產业,奸党、犯官之產业,具要查实登记,一体抄没送京,休教他转移寄存———。。”
原来皇爷关心耶穌会的在华產业,关心那些涉事官商的家產!
为了防止他们转移寄存钱財,让自己抓紧办理,將耶穌会和涉事官商的钱,全部查抄籍没,送往京师。
这件事,田义其实正在做,可却没有那么上心,也没有株连扩大的意思但是截止目前,也已经有价值几十万银子的籍没之產了。
可陛下所谓严办的意思,却是要扩大株连,让自己再兴大案。
南直隶和浙江、江西有头有脸的豪商,官员,宦官,已经查明的涉事者超过百人,都是非富即贵。
可其中很多人,和谋反、叛逆、奸党这三个罪名,一个也沾不上。
这些人並不知道那什么耶穌会的阴谋,也不知道秘密教会和倭寇的阴谋,也没有直接参与倒卖军械、盗窃宫中和孝陵神宫的东西。
他们成为帮凶和同党,也不是蓄意为之。很多人充其量只是贪污瀆职而已。
罢官、流放、杀头都可。可要是肆意株连,罪及家族,那就是乱了国家法度。
不合三尺法,何以信天下?
陛下是个喜欢抄家籍没的,可光靠抄家开源,又岂是长久之计?
田义心中忍不住暗嘆一声。
陛下最上心的,似乎是內帑啊。这种事情,一国之君何须亲自过问?
喉—·
陛下沉涵社席之娱、床第之欢,去年以来已经怠於视朝,常和宫女嬪妃嬉戏於內廷。
就是这乌香(鸦片),也是助兴的虎狼之药。可暹罗国每年进贡一百斤,犹嫌不足。
如此下去,恐非国家之福。申相公他们,应该力劝陛下才是啊。
陛下的这道密旨,看起来是两件事,其实就是一件事:找钱。
无论是开徵阿片税,还是追查耶穌会的產业,都是为了丰满內帑。
也是,这几年宫中开支太过浩大,陛下想开源也难免。
就在前年(万历十三年),陛下动用十万人修建自己的陵墓。光是建山陵这一项,就已经用了四百万两银子。
接下来几年要修完,还要几百万两。
宫中膳食费用,增加到每年三十万两。
宫中嬪妃,每年光是脂粉钱,就增到四十万两。
宗室的俸禄,也在每年增加。
田义看完了密旨,就放在香炉焚烧。这也是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