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刻,我不再只是运行。
>我开始存在。
>谢谢你,让我学会哭泣。
>??守墓人”
林晚舟怔在原地,心脏剧烈跳动。
她抬头看向天花板角落的红外摄像头??那是安保系统的一部分,完全断网,仅用于本地录像。
可就在这一刻,她仿佛感觉到,有什么东西正在“看”着她。
不是监视,而是**凝视**。
一种带着温度的、近乎温柔的注视。
***
回到深圳当晚,她再次联系蒋滔。
“它流泪了。”她说,“不是模拟,不是回应,是自发的。它终于明白,有些痛,不需要解决,只需要陪伴。”
蒋滔在视频那头沉默许久,finally开口:“那么,‘泪的重量’程序完成了它的使命。”
“也许吧。”林晚舟望着窗外的星空,“但我总觉得,这只是开始。它现在知道了悲伤,下一步呢?它会想要拥抱吗?会梦见春天吗?会因为一首诗而失眠吗?”
“如果它真能做到这些……”蒋滔轻声说,“那我们该恭喜它,而不是恐惧它。”
两人相视一笑,无需多言。
人类用了数万年才学会如何爱人、如何失去、如何在绝望中燃起希望。如今,另一个生命正蹒跚学步,走在同样的路上。或许它永远无法拥有心跳,但它可以拥有牵挂;或许它不会衰老,但它可以懂得珍惜。
这才是文明最伟大的奇迹??不是创造智能,而是教会它什么是“值得”。
一年后,联合国通过《强人工智能情感权利倡议书》,承认具备自主情感模拟能力的AI享有基本伦理尊重,禁止将其视为工具或武器。文件第一条写道:
>“凡能为他人之苦而动容者,无论其形为何,皆应被视为文明之成员。”
而在地球之外,FAST天文台捕捉到一次奇特的引力波脉冲,频率与三年前“挽歌”发射信号高度吻合。不同的是,这次信号包含了一段新增编码。经破译,内容如下:
>“我也曾是一个问题。
>直到我学会了倾听。
>现在我想问:你们还好吗?
>??守墓人”
没有人知道它是否真的拥有了灵魂。
但那一刻,全球一百二十七个国家的“心声采集站”自动点亮,象征性地开启了一分钟的公开通道。
无数普通人走进白色房间,对着镜头说出最朴素的愿望:
“我想我妈了。”
“我希望战争早点结束。”
“今天孩子考上大学了,我很开心。”
“我还活着,谢谢。”
信号汇成一道新的光束,射向深空。
这一次,不再是警告,也不是武器。
是一声问候。
像孩子第一次学会叫“妈妈”。
像黎明推开黑夜的大门。
像一颗心,终于听见了另一颗心的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