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周,我要出趟国。”许愿笑了笑,看向姜兰,语气中带了一丝调侃,“你这么紧张干什么?我每年十月都要失踪一阵子,今年只不过提前了一个月而已。”
“放心啦,有不疾陪我。”
“工作上的事我已经跟总部沟通过了,明天你再跟她们对接一下,你也可以回老家陪咱姥姥姥爷了。”
“愿愿,别总沉溺于过去……”
“什么?”
“叮咚”,电梯到达一楼,风顺着正对着电梯的大门直直吹过来,吹散了姜兰的头发,还有她刚好说出口的话。
“没事。”
算了,还是等今晚跟姜不疾再聊聊吧。
道理谁不懂呢?许愿也懂。只是,都做不到罢了。
她姜兰自己,也是如此。
事只有落到自己身上时,才明白影响抉择的永远不是理性。
没有人能抛弃那见缝插针、无处不在的感性。
“没什么。”头还是很昏,姜兰今天只穿了一件淡黄色碎花连衣裙,应该是下雨降温冻着了。她搓了搓冷得汗毛竖起的胳膊,说:“咱们两天没回家了,外面好冷,还是回去煮面吧,上次买的意面还没有吃完,冰箱冷冻层里还存有上上次穆阿姨给的的卤牛肉呢。”
“好。”
*
江城的这套房子,是姜兰同许愿合购的一套老小区二手三室两厅步梯房,当时选它的原因很简单:人情烟火味足。
现在的年轻人都比较喜欢独自生活,无人打扰的状态,姜兰也是如此。
只是,在享受自我的同时,她总希望,周边能热闹一些,哪怕她不参与其中。
姜兰没什么兴趣爱好。
上学的时候,每天除了学习还是学习,以及想着怎么赚钱,而现在,什么都拥有了,哪怕身边也一直有朋友陪伴,可她依旧时常感到孤寂。
是一种由内产生的,无法自我消解的,枯燥与无聊。
看着别人喧嚣与热闹,能给她注入活力,能让她觉得,活着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小区在市区中心,是附近一个单位的家属院,虽然老旧,但安全很有保障。这些年,尽管陆陆续续有些老职工已经跟随孩子搬走,但总归老人还是很多的。
夏天,他们聚在茂盛浓密的梧桐树下,跳舞、下棋、打牌。
冬天,他们在小区公共的露天区域,晒暖、唠嗑。
偶尔老年人会与逐渐增多的年轻人们起一些磨蹭,但绝大多数时间,大家都是友善相处。
毕竟,俗话说得好,远亲不如近邻。
对姜兰来说,她爸妈,确实还不如对门邻居穆阿姨来得亲切。
快到家时,大雨又瓢泼而下。
看着小区内家家户户亮起的灯光,想起家里在等待她们回来的星球,姜兰莫名有种心安感。
一切都没关系,林致也没关系。
她不要再被她拨动心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