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逐光gl by诗词歌赋 > 裂隙与微光(第1页)

裂隙与微光(第1页)

许漾如同一枚被精准嵌入高速运转机器的齿轮,在威尼斯最年轻影后光环的惯性驱动下,沿着林曼芝设定的轨道疾驰。她的时间被切割成以分钟计算的碎片,每一个碎片都被赋予了明确的商业或曝光价值:高端杂志封面的拍摄,灯光炙热,她按照指令变换着姿态,眼神或疏离或柔美,却很少真正触及内心;顶级奢侈品牌的签约仪式,她穿着量身定定的华服,微笑着与高管握手,说着团队精心准备的、关于“传承与创新”的客套话;一线卫视的深度专访,主持人问题刁钻,她滴水不漏地复述着获奖感言和对未来的“期待”,每一个表情都经过预先演练。

光彩夺目,却也疲惫入骨。每个深夜回到酒店,卸下精致的妆容和华服,那种巨大的空虚和剥离感便如潮水般将她淹没。她获得的成功是真实的,但这份成功似乎只属于“明星许漾”,与那个会在深夜摩挲旧琴键、会想念外婆桂花糕的“许漾”毫无关系,甚至正将她推得越来越远。她更频繁地在深夜翻看那个写着“我守”的笔记本,上面依旧只有去威尼斯前写下的那几行字,后续是一片空白,仿佛她的内心也一同被掏空了。林曼芝对她这种“无用的感伤”嗤之以鼻,认为那是浪费宝贵休息时间的情绪垃圾。

就在她几乎要习惯这种令人疲惫的麻木时,一个意外的消息,如同投入死水的巨石,骤然打破了令人窒息的平静。

消息是张译导演亲自打给林曼芝的。电话接通的瞬间,张导沉稳却带着明显凝重和歉意的声音便传了过来:“曼芝,不好意思,打扰了。有个突发情况,非常棘手,必须得跟你沟通一下。”

林曼芝正在审核一份新的顶级珠宝代言合同,闻言眉头微挑,语气却依旧热情得体:“张导您太客气了,什么事您说?能帮上忙的我们一定尽力。”她心里已迅速排除了几个可能性,猜测或许是《冲锋》剧组希望许漾客串宣传,或是其他无关紧要的请求。

“是《冲锋》这边,”张译叹了口气,声音里透着真正的无奈和一丝焦灼,“男一号在前期高强度体能训练时意外受重伤,韧带撕裂,情况比较严重,医生建议必须手术,术后康复期至少需要一年,完全恢复状态以适应拍摄强度,恐怕要一年半到两年。这个项目…不得不大幅延期了。”

林曼芝心中微微一怔,但语气立刻充满关切:“哎呀,这可太遗憾了!演员的身体是第一位的,希望他早日康复。那项目…”她刻意停顿,等待对方的下文,心中快速重新评估形势。

“项目整体制作周期全部后延,这是没办法的事。”张译语气肯定,“临时换角不现实,也不负责任。整个团队的前期准备和氛围都是围绕他建立的。”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格外郑重,甚至带着一丝此前没有的、破釜沉舟般的诚恳:“曼芝,我打这个电话,不是来诉苦的。我是想再次,非常正式且诚恳地,邀请许漾来出演《冲锋》里的‘吴田’这个角色。”

林曼芝沉默了片刻,没有立刻接话。她记得自己当初以“档期实在协调不开”的官方理由婉拒时,张译虽表示理解,但语气里的遗憾是清晰的。她没想到项目遭遇如此重大变故后,他第一个想到的竟然还是许漾。

张译似乎感受到了她的沉默,继续加码,语气更加推心置腹:“我知道你之前的顾虑,档期、形象转型的风险,我都理解。但现在情况不同了。项目延期两年,这正好给了漾漾充足的时间去准备、去沉淀,也能完美避开她现阶段巩固商业价值和高端形象的关键期。这不是坏事,曼芝,这是天意给我们的一个更好的窗口。”

他深吸一口气,抛出了极具分量的筹码:“为了表示我的诚意,也为了弥补项目延期可能给你们整体规划带来的变动和漫长的等待期,只要漾漾愿意接《冲锋》,在她完成《冲锋》的拍摄之后,我下一部已经筹备多年、我自己公司S级制作的冲奖文艺片——《逐光》——的女主角,我将全力推荐并确保由她来出演。《逐光》的剧本深度和人物复杂度,远超《空窗》,是冲着更高目标去的。它正好可以承接《冲锋》之后,帮她实现演技上的又一次飞跃和升华,彻底奠定她实力派演员的地位,而不仅仅是‘明星’。你看…这个方案,是否还有再商量的余地?”

这番提议,大大出乎林曼芝的意料。她的大脑飞速运转。利弊瞬间清晰:

利:张译金字招牌的深度捆绑;连续合作两部重磅作品(一部主旋律大片,一部顶级冲奖文艺片)带来的无可比拟的业内地位和口碑巅峰;两年准备期足够从容布局,精细化打磨,不影响现有高端商业合作;用时间换空间,完美化解了形象转型的突兀风险;S级项目《逐光》是意外之喜,其艺术价值和奖项潜力对许漾的长期价值远超短期商业代言。

弊:两年后市场存在变数;军事题材的商业风险依然存在。

但权衡之下,利远远大于弊。这几乎是一个无法拒绝的方案。

“张导,您这话说的…真是太让我们…”林曼芝的语气瞬间变得无比热络甚至带着一丝受宠若惊,“漾漾何德何能,让您这么看重和费心安排!《冲锋》延期是意外,但好事多磨嘛!有这两年缓冲,无论对项目还是对漾漾的准备,都是大好事!您这个方案,考虑得太周全了!我们漾漾能遇到您这样的导演,是她的福气!档期您放心,我们一定全力配合,为《冲锋》和《逐光》让路!一切以您的项目为准!”

电话那头,张译似乎松了口气,语气也轻松了些:“好,曼芝,谢谢你和小许的信任。那我们就这么说定了。具体细节我会让制片部门尽快跟楚瑜对接。替我向漾漾问好,告诉她,我很期待两年后的合作。”

挂断电话,林曼芝立刻让楚瑜叫来了正在隔壁房间进行法语台词训练的许漾。

许漾走进来时,脸上带着惯常的、训练有素的平静,眼底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高强度连轴转的工作和内心的空洞感,让她看起来像一尊精美却缺乏生气的瓷偶。

“漾漾,刚张导来了个非常重要的电话。”林曼芝开门见山,脸上是抑制不住的兴奋和前所未有的肯定神色,“《冲锋》那边男一号训练受重伤,项目要延期两年了。”

许漾的心先是本能地一紧,为那位受伤的演员,随即又沉了下去。延期…看来是彻底无缘了。她垂下眼睫,准备接受母亲新一轮的“规划调整”和关于“塞翁失马”的机会教育。

然而,林曼芝接下来的话,却让她愕然地抬起头,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但是!”林曼芝语气加重,带着前所未有的赞许和战略家的得意,“张导在项目遭遇这么大困难的情况下,第一个想到的还是你!他再次郑重邀请你出演‘吴田’,并且为了表示诚意,承诺在你拍完《冲锋》后,把他手上筹备多年的S级冲奖文艺片《逐光》的女主角给你!他这是把你当作嫡系、当作重中之重来培养啊!这才是真正的大导演格局!”

许漾彻底愣住了,眼睛微微睁大,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猛地攥紧,然后又骤然松开,涌出滚烫的洪流。延期…非但没让她出局,反而换来了导演更坚定的选择和一份沉甸甸的、关乎未来的郑重承诺?张导他…在项目最困难的时候,依然如此信任和看重她?甚至愿意用自己未来的核心项目作为担保?

巨大的、难以置信的惊喜和一种被深深认可的感动,瞬间冲垮了她心中那堵冰冷的堤坝。在她被无数商业价值和形象规划裹挟得几乎喘不过气的时候,这位国际大导用最实在的方式,在她看似被堵死的路上,硬生生为她开辟了一条新的航向,并赋予了她一份厚重的期待。这不仅仅是得到一个好角色,更是对她演员身份的极大尊重和肯定,是对她内在价值的认可,而不只是外在的商业估值。

眼眶控制不住地迅速发热泛红,她赶紧低下头,双手无意识地紧紧攥住了衣角,生怕被母亲看出自己即将失控的情绪。那是一种近乎溺水之人抓到浮木的庆幸和激动。

林曼芝此刻心情极佳,完全沉浸在完美的战略布局中,并未深究她的失态,反而难得地用了一种近乎憧憬的语气规划起来:“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张导这是把宝押在你身上了!接下来两年,我们要好好规划!既要完成好现有的高端商务和曝光,维持热度,更要为《冲锋》做最充分、最专业的准备!体能训练、军事技能、部队体验生活、甚至可能需要的方言…都要系统性地学起来!请最好的老师!《逐光》那边也要提前做功课,研究同类题材…这才是真正的长远之计,一劳永逸!”

“嗯…我知道,妈。”许漾低声应道,声音带着无法抑制的微颤,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激动的心情,“谢谢您…更谢谢张导。”这一次的感谢,充满了劫后余生般的庆幸和发自内心的感激。

她终于抬起头,看向母亲,眼神里重新燃起了炽热而坚定的光彩,那是许久未见的、属于她自己的渴望和决心:“我一定会全力以赴,不会让张导失望,也不会…让您失望。”

林曼芝满意地点头:“这才是我林曼芝的女儿!去吧,调整好状态。楚瑜,立刻重新规划未来两年的战略框架!所有资源向《冲锋》和《逐光》倾斜!现有的部分非核心商务,可以开始有序淡出或重新谈判了!”

走出房间,许漾靠在走廊冰凉墙壁上,深深吸了一口气,又缓缓吐出。心脏在胸腔里剧烈地跳动着,不是因为紧张或疲惫,而是因为希望和一种久违的力量感。《冲锋》的延期不再是阻碍,而是变成了一个值得全力奔赴的目标;张译的重视和承诺,更像是一盏强力的探照灯,穿透迷雾,照亮了她职业航路上一条更具挑战却也更贴近她内心渴望的道路,也给了她挣脱部分纯粹商业束缚、为自己争取更多自主权的底气和理由。

她轻轻握紧了拳头,指尖抵着掌心,感受到一种久违的、充满力量的真实感。两年时间,她要让自己变得足够强大,足够优秀,配得上这份在困境中依然投向她的、厚重的信任和期待。为了那个能让她“泥里打滚”、能听见自己心跳的角色,为了那份沉甸甸的承诺,她愿意去拼尽一切。这一次,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更是为了不辜负那份在黑暗中依然照亮她的、属于自己的微光。

与此同时,在这个城市的另一端,徐扬的生活则沿着一条踏实而温暖的轨迹稳步前进。她的“周末小课堂”成了社区孩子们最期待的活动。小宇的膝盖在李教练的指导和休息后很快康复了,又重新活蹦乱跳地出现在队伍里,并且严格按照徐扬新教的热身和放松方法进行锻炼。

徐扬将报考京都体育大□□动康复学的目标细化成了每日的学习计划。文化课复习和专业课预习占据了她大量的课余时间。她不再仅仅满足于带孩子们跑步,开始尝试运用从李教练和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为孩子们设计更科学的热身、放松和简单的体能评估表格。她还主动联系了社区医院的一位康复治疗师,争取到了周末去做志愿者的机会,帮忙整理器材、观察学习,积累最一线的实践经验。

这个过程并不轻松,厚厚的解剖学图谱、复杂的生理学原理常常让她学到深夜头昏脑胀。但每当感到疲惫时,她就会想起小宇受伤时自己的无力感,想起李教练的话,想起父母无条件的支持,然后便会重新打起精神。

她的努力和变化,父母都看在眼里。爸爸徐理会帮她搜集更多院校和专业信息,妈妈郁芬芳则变着花样给她准备营养餐,默默守护着她的梦想。这个家,成了她最安稳的充电站和避风港。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