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逐光gl玄笺免费阅读 > 冬晨塑型与荧屏外的共振(第2页)

冬晨塑型与荧屏外的共振(第2页)

访谈进行到一半,放了段《空窗》的未公开片段:林晚在琴行里,把妈妈的乐谱藏进钢琴夹层,指尖反复摩挲着谱子边缘,像在跟什么告别。许漾的声音裹着背景音乐传出来:“有些东西不用挂在嘴边,藏在心里,也是一种守护。”

徐扬盯着屏幕,许漾在天台捡笔记本时,也是这样轻轻摩挲纸页。

而此刻的电视台候场室里,许漾坐在沙发上,手里拿着剧本,指尖却无意识地划着手机屏幕。楚瑜刚出去接曼姐的电话,她随手点开微博,首页刷到一条系统推荐——是雨时绘的漫画片段,标题写着“小羊教练的第一次晨跑”,画里的女孩穿着粉色运动服,圆乎乎的,手腕往袖子里缩了缩,蹲在路边系鞋带,餐盒放在旁边,印着小雏菊,边角还缠着透明胶带,包上别着朵小小的向日葵。

许漾的指尖顿了顿,点进江舒雨的主页。置顶微博是《晨跑小队》的出版通知,下面配着张长图:从“小羊教练躲天台吃午餐”,到“教孩子调整呼吸法”,再到“带晨跑小队跑完全程”,每幅画都透着暖,画里的“小羊教练”包上总别着向日葵,和徐扬帆布包上的图案一模一样。她慢慢翻到开篇那幅“躲天台”的画时,心里忽然动了——粉色餐盒、小雏菊、缠胶带的边角、包上的向日葵,像极了初二那年,她在天台看到的徐扬;更像此刻的自己——躲在“许漾”这个名字的壳里,被妈妈的行程表、镜头的期待裹着,连选角色都要符合人设,像极了当初躲在天台怕被嘲笑的小羊教练。

翻到“小羊教练教孩子调整呼吸”的画面时,许漾的指尖停住了。画里的女孩蹲在地上,握着小宇的手放在胸口,耐心地数“一吸二呼”,阳光落在她们身上,暖得能看清睫毛的影子。她忽然想起曾经练琴到凌晨,妈妈在门外说“这首《月光》必须弹到完美,下周的演奏会不能出错”,指尖按琴键按到发麻,却不敢说“想歇会儿”。小羊教练能从躲着吃到主动教别人,自己是不是也能从“按安排走”,慢慢走到“选自己喜欢的角色”?自己都已经踏出《空窗》的第一步了不是吗?

她退出长图,点开搜索栏,输入“雨时绘”——这是她前一天下单时记下的作者名。当时看到书店推荐页的漫画封面,只觉得“小羊教练”的样子眼熟,便匿名买了十本寄去孤儿院,没来得及关注账号;现在刷到片段,才想正式点个关注,往后能及时看到新更。她找到江舒雨的账号,点了“关注”——用的是那个“向阳”小号,头像是上周刚换的向日葵,是她在老洋房院子里画的,花瓣的弧度和画里“小羊教练”包上的很像。

楚瑜回来时,看到许漾还在看手机,笑着说:“曼姐说《星光访谈》加了‘分享成长故事’的环节,不用太正式,聊聊拍摄时印象深的小事就行。”

许漾把手机收起来,指尖碰过屏幕的温度,心里暖了点。“知道了,”她拿起剧本,却没立刻翻开,“等下结束后,去趟书店吧,我想买本漫画,叫《晨跑小队》,是我之前寄的孤儿院的那个。”

楚瑜愣了愣,随即点头:“好,附近有家老书店,我导航过去,听说里面有很多小众的漫画。”

许漾没说,其实是想亲手翻一翻书店里的实体书——想看看油墨印出来的向日葵是不是和画里一样暖,想在没人注意的角落,对着“小羊教练突破自卑”的画面,悄悄告诉自己:下次再被妈妈说“要按人设走”时,能不能像小羊教练那样,说一句“我想试试自己的想法”?前一天寄去孤儿院的书,只盼着孩子们翻开时,能像自己此刻这样,从里面攒到点“慢慢变好”的勇气。

访谈结束时,已经快十点了。许漾走出电视台,楚瑜拎着个纸袋,里面是刚从书店买的《晨跑小队》,包着浅灰色书皮——她特意让店员选的素色款,和许漾以前的笔记本封面很像,不会太惹眼。“曼姐说,明天孤儿院的公益活动,”楚瑜说,“刚好能去看看孩子们,你之前寄的书应该已经到了。”

许漾接过纸袋,指尖碰过书皮的温度,心里暖了点。这是她自己要留的一本,不是送人的——她想睡前翻两页,看到小羊教练带孩子们跑完全程时,能想起自己为什么喜欢表演:不是为了“流量”“人设”,是为了像林晚那样,把心里的故事演给别人看。她还想在笔记本里夹张便签,写“下次选角色,要选能让自己心动的”,像小羊教练在晨跑路线图上标“今天多跑100米”那样,给自己也定个小目标。

“明天早点去,”她轻声说,“想看看孩子们拿到书的样子。”其实更想确认,那些藏在画里的“突破”,能不能真的住进心里——既盼着徐扬像小羊教练一样,自在地跑在阳光下;也盼着自己能像小羊教练一样,挣脱束缚。

回到家时,外婆还没睡,坐在客厅的沙发上,旁边放着个玻璃罐,里面装着晒干的桂花,罐身上贴着张便签,写着“漾漾的桂花茶”。“漾漾回来啦?”外婆站起来,接过她手里的纸袋,“这是什么?看着沉甸甸的,不会是又买了琴谱吧?”

“是一本漫画,”许漾坐在沙发上,小心地拆开书皮,露出里面的《晨跑小队》封面,“里面讲一个叫‘小羊教练’的姑娘,从躲在天台吃午餐,到带孩子们晨跑,慢慢变勇敢。画得很暖,细节也细,连包上的向日葵都画了。”她翻到“小羊教练第一次跑满3km”的画面,指尖轻轻碰过画里女孩扬起的嘴角,“她以前也怕别人笑,后来却敢带着一群孩子跑,真厉害。”

外婆翻着书,看到画里圆乎乎的小羊教练,笑着说:“这个姑娘看着讨喜,眼睛亮,心也细,跟咱们以前见过的孩子很像。你小时候也总躲在琴房里,怕弹错被我说,现在不也敢在台上弹了?人啊,都是慢慢变勇敢的。”

许漾没接话,指尖停在画着晨跑小队的一页——小羊教练站在雪地里,孩子们围着她,手里举着冻得通红的小手,阳光落在他们身上,连雪花都像带着暖意,“小羊教练”包上的向日葵在雪光里格外显眼。她想起初二那年的徐扬,想起那把粉色的小雏菊伞;也想起自己练琴时,偷偷在琴谱空白处画的向日葵——那是她想演的“普通学生”角色,不用穿精致的礼服,不用背“明星”的标签,只要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课就好。她既盼着徐扬能像小羊教练一样,不用再为体重焦虑;也盼着自己能像小羊教练一样,不用再为“符合期待”而活。

“快喝点桂花茶暖暖身子,”外婆把茶杯递过来,杯壁还带着余温,“你今天看起来很累,眼底有青影,跟上次练琴到半夜的样子一样。明天去孤儿院不用急,晚点起,我给你做桂花糕当早餐。”

许漾接过茶杯,温热的茶水滑过喉咙,暖到了心里。茶里的桂花很香,是去年秋天老洋房院子里摘的,晒干后一直存着。“好,”她轻声说,指尖碰了碰腿上的漫画书,“明天想早点去,跟孩子们多待一会儿。”

而徐扬坐在书桌前,把《晨跑小队》样刊放在台灯旁。灯光落在封面的小羊教练身上,暖得像白天的阳光,“小羊教练”包上的向日葵在灯光下泛着浅淡的光。她打开手机,把访谈里许漾说“想试试贴近生活的角色”的片段截图,存进相册,命名为“光”。然后在日记本上写:“十二月体测达标,舒雨的漫画加印三次,有读者买了十本送孤儿院。晚上看许漾的访谈,她瘦了些,眼底有青影,希望她能好好休息。也希望我们都能像小羊教练一样,像向日葵朝着光那样,慢慢变勇敢,慢慢活成自己喜欢的样子,有更多想做的事,更多能期待的明天。”

她合上日记本,抬头看向窗外。雪还在下,落在路灯上,像撒了层金粉,把夜空照得亮了些。徐扬想起今天在书店,舒雨说“温暖是会传递的”,忽然觉得,不管是自己的晨跑,还是舒雨的漫画,或是许漾的演艺路,只要心里的那份暖还在,就一定能走得稳,走得远,能遇到更多像小羊教练一样,带着光的人。

许漾喝着桂花茶,翻着《晨跑小队》,看到书里夹着张小小的晨跑路线图,是滨江路的,路边画着梧桐和长椅,还有几株开得正盛的向日葵。她把路线图抽出来,夹进自己的笔记本里,旁边是外婆写的桂花糕食谱,字迹软乎乎的,像老洋房院子里的桂香。她在路线图旁,用铅笔轻轻写了行小字:“下次选角色,要选像向日葵一样的——朝着光,自己说了算。”指尖碰过那行字时,心里忽然很踏实——既盼着徐扬能沿着这条路,跑向更自由的地方;也盼着自己能沿着这份“勇敢”,靠近更真实的自己。

两个女孩,一个在冬夜里惦记着荧屏上的人,也在为自己的晨跑目标攒劲;一个在荧屏外守护着漫画里的暖,也在借这份暖给自己鼓气。她们都不知道,此刻手里的书、心里的惦记,正把彼此的“逐光”连在一起,像冬雪下的种子,既盼着别人发芽,也盼着自己破土;像暗夜里的微光,既照着别人的路,也亮着自己的方向,把“慢慢变好”的念想,藏在每一个细碎的日子里。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