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去守侧门吧!别给人放出来,那就太丢脸了,不要丢了我们穰城的脸!”贾诩推搡着张绣往外走。
“我们”,张绣在嘴里咀嚼着这两个字,脸上的笑容又挂上了,贾诩还是把他当自己人的!
他就说,诸葛亮这些后来者,怎么可能居上!
和张绣一样,跟在他身后的士兵也是被这句话哄到了,一个个也是打了鸡血一样,脚步踏得那叫一个掷地有声。
“怎么不是贾诩?这人是谁?”
郭嘉在底下看着城墙上的陌生人,怎么看都不是画像上的贾诩模样。
“是贾诩带来的客人,也跟着来看过我。”典韦说这句话的时候,脸上是不满,他感觉自己像是被拉出去展示的战利品,然后现在是被贾诩放生的猎物。
郭嘉从典韦口中得知了他是怎么被张绣带到穰城,又是怎么被贾诩问了问题的,得出了和诸葛亮一样的结论。
“贾诩想要投诚,但他不愿意没有一点能力地投靠我们。”
典韦不懂,他自己对曹操就是纳头便拜,能力这种东西,可以到主公这里再来展示啊。
而且!活捉了他不是能力吗?又给他放了!是逗他玩吗?不把他放在眼里?
郭嘉没再解释了,他是个很懒的人,懒到不是很乐意解释这些鸡毛蒜皮,一下就能知道的事儿。
为了自己和贾诩的交战,他备战了一晚上,至于典韦说的可以爆炸的东西,他认为贾诩不会用的。
应该是展示给典韦,用来吸引典韦的道具,以后见了主公,典韦也不会忘记这场在他面前发生的爆炸。
只是,可是,为什么?
为什么是这个人站在城墙上?
一场诸葛亮和郭嘉都心知肚明的,不需要死战,但需要展示自己能力的战斗在穰城打响。
造成这个局面的贾诩本人在做什么呢?
他在给黄月英展示石灰石。
“不是我赋予的能力,是这个本身就是,遇到水会激烈反应,你看,凑近了能感受到大量热气,而这种反应和热量,在小罐子里突然出现的时候,罐子承受不住就会爆炸。”
贾诩在穰城这么多天,没有一天是比今天更安心的。
诸葛亮负责了穰城的正门,黄承彦跟在张绣左右,负责了侧门,诸葛均则是带了一批人在维持城内的秩序。
如果有心怀不轨,想要战时通敌的,就直接拎出来,“秋后问斩”。
他是彻底解放了,美滋滋地在后方分享知识。
如果可以,贾诩恨不得把自己的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的知识通通给黄月英,这才是更需要掌握的强者啊!
“军师!”“军师!”“军师我们一定会守护好穰城的!”
就在这一会儿,不知道多少个百姓拿着木头做的盾牌就往前去了。
黄月英一开始以为是穰城军民都能参战,后来发现有的人好像来来回回了好几趟……
“他们是给前方送盾牌的?”黄月英看出来了。
“对的,对的,这个场景我们一个月演练一次,参加之后可以按照来回的次数来领奖励,所以他们很习惯啦,没有恐慌。看,百姓们现在也没有很害怕,大家都努力地为了守护穰城出力!”
贾诩不懂战争,现代华夏把普通人都保护得很好。
真实见过的火药是节假日放的烟花,真正体验过的危险是地震、洪涝这样的天灾,日常生活中遇到危险的概率都比别的国家低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