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一系列举动中,索龙看出佩列恩船长显然已经对他產生了怀疑。
而要模仿这位帝国元帅的言行举止,对他来说,实在太难。
表情、行为、手势……这些都是数十年积累、深入潜意识的本能反应。
结果就是,元帅那冷静自持的气场,不时被他习惯性的冷笑打破……
现在,如果他想长久活下去,取代这位帝国残部中的战术天才,就必须克服万难。
成功的关键在於规划和布局。
他明白这一点。
在这方面……这具身体的大脑简直就像一台生物计算机。
它不停分析,把整体拆成局部,对每一个部分进行全方位审视……只要一想到什么,思绪就自动展开,把情境拆成碎片……
现在一个棘手的问题就摆在眼前。
索龙元帅就是死在“喷火兽號”舰桥上,死在诺格人手里。
要解开诺格人刺杀事件背后的因果链,也依然非常艰难。
此刻,对帝国来说,他仍然是索龙元帅。
而对五年前在恩多摧毁了“死星二號”的新共和国来说,他……什么都不是。
索龙在办公桌后宽大的座椅上坐下,强忍著头痛,开始思考。
不管愿不愿意,凭藉在地球的记忆,他已经將佩列恩船长推向了那条已知的事件线。
那一连串震撼新共和国的行动,最终却以索龙被门外的那个鲁克杀死告终。
在想出办法避开这註定的命运之前,索龙只能儘量贴近原主的计划。
首先,和新共和国不同,帝国残部还没有意识到,皇帝帕尔帕廷的帝国元帅,並没有全部消失。
儘管索龙元帅在一年前就从未知区域返回了银河系已知空域,但帝国至今仍然成功隱瞒了他的存在。
这有几个原因:
第一,信息的价值。
根据他对这个人物的记忆,他明白对敌人越神秘,就越能打出出其不意的战术。
一旦新共和国知道他的存在,就会不惜一切代价搜集关於他的情报。
如果他没记错,那个控制著米尔思星球的塔隆·卡德是知道索龙回来了的,但他选择了保密。
第二,也是最重要的,在於帝国控制下的银河系,即所谓的“帝国残部”,並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帕尔帕廷死后,银河系立刻分崩离析。
將军、海军上將、星区总督、大总督、帝国元帅……每个人都在帝国的残骸中划地自王,各自为政。
五年多来,这台银河系最可怕的战爭机器一直在內斗,而由一批前叛军领袖领导的新共和国,则一块接一块地夺走他们的疆土。
如今,控制著银河首都科洛桑的新共和国,已经掌握了近半的恆星系统和星区。
帝国人员只能困守几个角落,变成几个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组成的鬆散邦联。
每个势力都有自己的统治者、军队和舰队。
而对所有人来说,索龙元帅不过是一个听到號角声就应召而来的忠诚“锡兵”。
那些在五年里消耗大量资源、丟失领土、损兵折將、既內斗又外战的帝国人员,表面上仍维持著对“纪律”概念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