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小女贼的细软绘本 > 月旦春秋(第2页)

月旦春秋(第2页)

“缇帅,从表面上看,此人同纺娘案似乎并无干系,眼下是——”

“抬进轻监,别叫人死了。”沈墀顿了顿,思忖一时道,“去查。”

两个力士上来,把奄奄一息的徐莲姑抬了下去。顾云廷见常小山打了半个呵欠收住了,便挥手叫他去睡。

常小山连熬了两夜,正困的睁不开眼,此时听缇帅说了,拿手背抹了抹哈欠惹出来的眼泪,拱手告退。

“砖缝墙下都搜过了一遍,看来是搜不出什么东西。这妇人蹊跷,待明日属下好好审一审,但凡她有些许心虚,保准能叫属下问出来点东西。”

沈墀没有说话,凭借这几年的刑狱经验,他能看出来这妇人同前夜逃狱的案犯,并无关联,不过三更半夜在案发地停留,还恰好在那一面墙下,确实蹊跷,不能轻易放过。

他站起身,叫住了常小山,“麻线胡同的‘乾生元’几时开门?”

虽然熬夜困顿,但常小山反应的很快,他见缇帅也要走,便折返回来,一边为缇帅拿屏风上的外衫,一边想着说道:“……这种江南来的点心铺子,掌柜都勤快的紧,估摸着这会儿已经起身揉面蒸糯米了。”

沈墀道声知道了,便往外走,常小山也不好离去,跟上去揣摩道:“属下派人去瞧瞧,捡招牌的买几样来?”

他看缇帅心情不错,又多了几句嘴,“江南的点心粘牙,咸咸甜甜的混在一起,属下是吃不出什么好来。属下啊,每到深夜,就惦记着早晨的那一口豆汁焦圈儿,舒坦。人啊,就要对自己好一点。”

沈墀失笑,接过他手里的外衫,“行了,改日我去吃就是。”

常小山就心满意足地离开了。

在刑狱里浸淫一昼夜,沈墀只觉周身疲倦,先回了值舍沐浴更衣,他的值舍里点了一炉木樨龙脑,熏了满室的清气,换了衣衫后自觉心绪沉淀,使他从驾帖帝令带来的紧迫中解脱出来。

路过值房时,几个值班的校尉向沈墀拱手致意,沈墀见这几个校尉的眼下都是一片乌青,方才意识到这几日连轴转,整司的人怕是都累坏了。

于是常小山又被叫了回来,强撑着眼皮,接下了派人去锡蜡胡同“玉华台”,买百十来斤淮城汤包,再切百十来斤酱牛肉回来的任务,给整司上下加菜,犒劳一下。

市井有市井的热闹,衙门有衙门的闲趣,天家呢,也有天家的兴味。

紫禁城这座威仪中自见精丽的宫殿,在雨水这一天,同江南那边的寻常百姓家一样,炸起了春水鲫鱼,煮上了酒酿小圆子,出降了的长公主回宫时,还带了新摘的香椿头。

从前的紫禁城,在雨水这天不炸鲫鱼,也不叫出降了的公主回娘家,但四年前新帝登位之后,出身姑苏的太后娘娘沈朝盈入主了慈宁宫,雨水这一天就有了讲究。

今日一早,沈太后就领着亭湖长公主的女儿理理,在金水河放了小木船,祖孙两个撑着伞回寝宫的路上,小翁主犯了馋,闹着要吃蟹。

“……自打搬进了京城,螃蟹就吃少了,河鲜啊,糕团啊更吃不上了。”

“小囡啊,二月的螃蟹还没长成个儿呢,等到入了秋,阿婆啊,叫你墀舅舅派人去江南捞一网兜来。”

理理拍手叫好,她才七岁多,三岁前都跟着娘亲住在南直隶常州府,长公主从前居住的旧府邸就靠着太湖,时令河鲜日日吃,时时吃,如今随着亲舅舅登临大宝,长公主一家也跟着水涨船高,地位升上去了,吃喝反而不如从前恣意了。

“墀舅舅啊——”小翁主的脸就皱成了一团,眉毛之间也拱起了一道桥,拽紧了外祖母的手,向上看去,“外面人都说,墀舅舅是阎罗恶鬼——”

沈太后听了,依旧牵着理理的手走的稳稳的。

“你认识的墀舅舅什么样啊?”

“好看,聪明,还很温和。”小翁主理理努力想着说话,又高兴起来,“他还会给我抓螃蟹!螃蟹夹他手了,他都不哭。”

沈太后很喜欢听孙女儿说话,笑着牵她的手进了慈宁宫,见皇帝正乌眉皂眼的坐在桌前灌茶,顾太后就知道今早的大朝会,又有人给儿子添堵了。

皇帝双名少珩,二十出头,天生有一副绝好的身姿,因为男儿大多肖母,所以他和沈太后一样,生了一双明亮清澈的眼睛,即便沉着脸,也能在他的偶然抬睫时,窥见眸子里一闪而过的神采。

见沈太后领着小外甥女进来,皇帝规规矩矩地问安,又顺口问起沈墀的行踪。

“云阶怎么还不来?今日他不在朝堂上,我怎么觉得少了几分底气?”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