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想未成,老人家便已溘然长逝。
现在想来,嘎鲁玳还忍不住眼眶微红:“甥女不才,从郭罗玛法在时,便没少攻读相关农书。这几年闲暇,也没少往庄子上鼓捣。可能是郭罗玛法在天之灵保佑吧,还真小有心得。”
“民以食为天,国以粮为本。当今仁政爱民,若甥女在这方面有所贡献,便是真有那位无中生有扣下的罪名,该也无伤大雅吧?”
谢天谢地。
这么多年来,虽然她丢失了前世记忆。但可能是刻在骨子里的种花基因,也可能是专业本能?
还可能就是单纯的孝顺。
反正巧之又巧的,让她这改变顺理成章且严丝合缝。
最多被嘲笑一下痴人说梦,或者病急乱投医。而不是觉得她中了邪,该找个萨满跳跳神。
就连略施小计得到答案的康熙都沉默了下,觉得惠妃出发点虽好,但言辞太过了些。
瞧把小丫头给逼的!
养尊处优的皇子福晋都要放下身段,躬耕田亩了。
只有知道她在这方面有多擅长的马尔浑和佟佳氏点头:“这却是个不错的法子,若成了,不但眼下危局可解,还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当然,该上的折子还是要上的。
不能任由那包衣妃子舒舒服服装病,还把不孝的屎盆子往他们家格格的头上扣。
这不巧了么?
胤禩跟卫氏也这么想的,母子俩请太医的请太医,亲手做羹汤的亲手做羹汤。
态度上那叫一个卑微又诚恳。
只说惠妃是为张罗养子婚事累倒,当儿子的愧疚不已,劝她千万别讳疾忌医。
新郎官还放下内疚不已,把自己罚到庄子上的新娘子不顾,直接求到御前,请皇上拨冗给养母送点温暖呢。
惠妃:……
苦药得喝,头得磕,还得把糟心养子撒出去的谎给圆上。
不然呢?
总不能说臣妾有心帮皇上出口恶气,结果没拿捏好分寸,反被逼到了墙角吧?
那不但显得她很蠢,还会让帝王恼羞成怒。
什么康熙忌惮安亲王,恨不得除之而后快的,那都是旁人臆想。
事实,咳咳,至少表面上,皇上也很看重那位国之柱石。
可她拿出毕生演技,嘎鲁玳却不肯接戏。连她的好养子都见养母病愈大为欢喜,跑庄子上跟福晋报告好消息去了。
嗯,或者说接人更合适。
因为那货见面第一句话就是:“事情已经解决,好凤凰该跟我回去了吧?新婚小夫妻常分开可不是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