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急著离开,而是不慌不忙地点了支烟,陷入沉思。
他从未考虑过自建院线,以前没有,以后更不会有。
这不仅是因为他预见到未来的影视寒冬会让院线举步维艰,连万达院线都难逃被分割收购的命运。
更重要的是,野火传媒走的是轻资產模式:彩铃业务和影视投资都能快速回笼资金。
投入小、回报高、周转快,这才是最符合公司发展的道路。
而院线是典型的重资產行业,需要巨额资金投入场地租金、装修设备和人力成本,回报周期长达五六年,会牢牢锁住宝贵的现金流。
更何况,他根本没有实力与万达、华润、凯德这些拥有顶级商圈资源的地產巨头竞爭优质场地。
在租金和选址上,他毫无优势可言。
对郑继荣来说,掌握排片权远比拥有电影院更重要。
將现有资源作为战略武器,与院线巨头形成利益同盟,远比自建院线更符合野火传媒的利益。
有这些资金,不如去布局未来更有潜力的投资项目,何必押在院线这棵树上?
华谊、博纳这些公司之所以能在发行上说得上话,不就是因为要么自家就是院线股东,要么早就让院线企业注资入股了么?
眼下万达院线就是个绝佳的合作对象。
只要能跟他们深度绑定,形成利益共同体,他就能拿到最关键的资源——发行权。
到那时候,排片还有什么可愁的?
“万达院线。。。。。。”
郑继荣掐灭菸头,笑容意味深长。
如今的野火传媒,电影、电视剧、彩铃三驾马车齐头並进。
虽然目前只有他亲自操刀的电影接连爆款,电视剧和音乐彩铃还在起步阶段,但只要方向对了,路子走稳了,爆发是迟早的事。
要是前期能和万达影业绑在一条船上,將来电影发行就不用求人了。
再也不用像《居家男人》那样,为了多爭取几个排片场次,不得不割让自己的利益,连投资额度都得让给院线方一部分。
更不用像前几天那样,院线老板一个邀请,自己就算累得够呛,也得强打精神去给人站台捧场。
至於会不会被万达院线反制?
他压根不担心。
他清楚地记得原时空中接下来几年电影市场会迎来爆发式增长,票房纪录年年刷新,影院门口排起长队。
可繁华之后,紧接著就是资本退潮、项目停摆、无数影院关门的影视寒冬。
到那时候,什么最值钱?
不是银幕,而是能吸引观眾走进电影院的片子。
只要他手里始终握著叫好又叫座的作品,哪怕是万达这样的院线巨头,在寒冬里也得指望他的片子来拉客流、撑场面。
郑继荣的目標从来不是在一个即將到来的寒冬里当倖存者,而是要成为能重新制定规则的人。
当潮水退去,优质內容配上流媒体渠道就是最硬的通货。
而手握通货的人,才有资格定义下一个时代的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