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泱泱中华 > 求才寻主(第2页)

求才寻主(第2页)

“可是……”明澜迟疑道,“玉衡兄他才学渊博,远胜于我,因此眼光也向来极高,恐怕……不会轻易投入旁人麾下。”

其实目前明澜尚未从栖梧书院正式结业,此次只是暂时告假返家,如今她既决定留在演州为秦摇光效力,理应修书一封告知书院,以免山长与同窗挂心,但说实话她现在根本还没做好将这件事告诉给宋璇的准备。

只因她实在怕极了挨宋璇的骂。

桐州,栖梧书院。

宋璇刚去温伯晏那里请过安,陪着老师说了许久话,才告辞出来,正要回房,半路却遇上了温简。对方招呼过她,直截了当地问道:

“我爹爹都跟你聊什么了?我看他一整天都好像闷闷不乐的。”

“长青因为在朝堂上直言进谏被贬了,这事其实已经发生有些日子,只是消息今天才传到我们这儿。先生今天与其说是难过,不如说是愤慨。”

宋璇口中所说的“长青”乃是曲陵俞氏子弟俞应松的表字,也是她的师兄,温伯晏平生第二喜欢的学生,同样是才智超凡的人才,故而早年就考取了功名,入朝为官。

温简恍然:“怪不得呢……不过这事怎么爹爹不跟我说,而是先和你说?明明我和长青哥也挺熟啊。哼,我看爹爹还是把你当男人。”

宋璇并不意外,只淡淡一笑,继而又道:“除长青的事之外,先生适才还同我聊了聊宜西的局势,听说演州那边又换了新主,静之却至今没有消息传回,先生也很担心。”

“静之?”温简先是一怔,然后才点头“哦”了一声,“你是说明涣吧。”

“是明澜。”

“我知道,就是没记住她名字。”

“你的记性可不差。”

作为大崇朝近些年来最富才名的女子之一,温简与曲陵俞氏的俞应秀并称为“南北双姝”。但同样是才女,二人所长却各有不同,俞应秀精于诗词歌赋,温简则更擅史策文章。她素来爱读史研史,涉猎极深,古今正史乃至各类稗官野史几乎无所不览,无论哪段典故都能信手拈来——若无过人的记忆力,绝难做到如此。

“那是因为我本来也没认真去记。光我一人记住又能怎样?难道还能到处去说不成?”温简不仅记性好,说话也时常带着几分直率与锐利,“等她哪天自己想通,决定说出真相的那天,我再记也不迟。就是不知她这趟回家,能否醒悟过来……说来她那个兄长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躲在背后吸自己亲妹妹的血,竟也心安理得。从前我总觉得长青整天把他妹妹挂在嘴边,说慧中这样好那样好,实在烦人,可相比之下,那才配叫兄长。”

宋璇没有反驳温简的这段话,且很是认同。她与俞应松是同窗是好友,两人相处时间也不短,她当然最清楚她的这位俞师兄是一位真正的君子。

这世上的真君子太少,但肯定不止一个。所以照此说来,明澜的父亲明传瑞,或许也有可能是位真心疼爱女儿的好人,让女儿冒名入学不过是希望她能在最好的书院读书?然而宋璇无比确定明传瑞绝不会是这种好人,他绝对是在利用女儿的才学为儿子谋名谋利,一个再明显不过的证据便是,比起“明涣”的声名远扬,“明澜”本人却寂寂无闻,外人从不知她的存在。

哪像俞应松,总爱向外人夸赞自己的妹妹是何等聪慧,经常拿出她写的诗词与人共赏;甚至从前他还在栖梧书院读书时,倘若有同窗夸一夸温简,他也定要上前争一句:“允墨固然不错,但舍妹慧中更胜一筹。”每每令温简哭笑不得。

俞应秀能享有这般才名,俞应松的宣扬功不可没。

但纵然如此,纵然俞应秀的才情已经传遍大江南北,她依然不能像她的兄长那样进入栖梧书院读书,更不可能像她的兄长那样堂堂正正地参加科举、步入仕途。

这倒怪不得俞应松,是这个世道本就如此,是这个世道让女人与男人生来便无法平等,生来便不在同一片天地。只要身为女子,哪怕你的父母兄弟皆是中正无私的正人君子,哪怕他们待你千般好万般好,可你活在这个世上,你就永远逃不脱这世道的重重枷锁。

除了改变整个世道,不会再有别的办法。

年少的宋璇看清这一点后,心中便也同时悄然埋下了这移山填海的念头。

所以有时候宋璇会庆幸自己生在这个混乱世道——这想法太过冷血,她从未对任何人吐露,连她自己都觉着拥有这般思想的自己实在算不得什么良善之辈——可正所谓不破不立,唯有在旧秩序彻底崩塌的乱局之中,才有可能摧毁那些根深蒂固的腐朽,重建一个全新的天地。

正是因此缘故,四年前她在前往长安途中遭遇焦雷反军之时,她口中对同窗们说的是要为君分忧,潜入敌营破敌,心中却另有一番盘算。

那时关于焦雷军烧杀抢掠的传闻都是官府的一面之词,实则她从未亲眼得见。而朝廷官府又怎会为反贼说好话?万一那些所谓的恶行只是造谣污蔑,万一焦雷真的是一位有宏才大略的明主呢?那她就应该把握时机,在对方未破长安之前投效麾下,博一份“从龙之功”,再借他之手来实现自己的理想。

可惜事实很快证明,那些对于焦雷的指责并非全是谣言。或许在起义之初他确实曾有过为民请命的初心,但并非所有出身微贱之人,在掌握权柄之后都仍能够不忘来路,随着势力的不断扩张他早已被权力侵蚀,变成了一个连从前的自己都会唾弃的恶魔。宋璇在与他短暂接触过后,就看清若任由他攻入长安城,必将给长安百姓带来一场浩劫,于是她毫不犹豫选择转身与之对立。

后来焦雷之事了结,宋璇因为这段经历结识了将门出身的屈守诚与段琢舅甥,她的目光也随之落到了段琢身上。

她之所以关注段琢,原因有二:其一,段琢是女人,这倒不是说女人就必定会善待女人,身居高位者行事多以权谋为先,情义与性别从不是首要考量,但一位女性当权者若想稳固地位、拓展势力,自然会更多地提携同性,以争取更多支持。其二,段琢确实能征善战,军事才华出众,堪称当世一流。

宋璇从未想过自己要争霸天下、登基为帝,正是由于她深知自身短板,虽文才卓越,却不通军事,缺乏带兵打仗的能力。而在乱世之中要想登上至尊之位,就必须亲自领军平定四方,否则绝难以服众。

于是宋璇开始有意接近段琢,试探其心志。她本想着如果对方合适,或可扶持她起事,共建新朝,然而这个念头不久也同样被打消了。

问题并非出在段琢为人不好,而恰恰是因为她为人太好。

一个人正直善良到段琢这种程度,是绝对当不了皇帝的。何况宋璇在试探中发现,段琢作为大崇开国功臣的后代,出身勋贵名门,虽说她出生时家道早已中落,但对于昔日的盛世大崇她还是怀有很深厚的眷恋与忠诚。

放弃了焦雷与段琢,这几年里宋璇一直在寻找一个她认为真正值得辅佐的明主。

这事极难,比寻找任何稀世珍宝都更难。

直到不久前,演州事变的消息传来,率军攻下演州城的秦摇光引起了宋璇的注意——这人会是那个值得自己追随的明主吗?她暗暗思量,自己绝不能坐在栖梧书院里空等,既然机会已经浮现,她便须得再次谋划,主动出手,去试探一番虚实。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