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民国谍战故事 > 第一百零七章 刀锋(第1页)

第一百零七章 刀锋(第1页)

“渔火”渠道的確认,如同在沈默紧绷的心弦上又增加了一根,虽细若游丝,却承载著千钧之重。他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谨慎,將这条来之不易的通道深埋心底,外表依旧是那个沉浸於技术世界、对周遭人事反应略显迟钝的“沈专员”。与美军顾问团的设备测试项目进展顺利,他提交的技术评估报告数据翔实、结论客观,贏得了美方尊重,也让魏大明在戴笠面前颇有面子。一切都沿著“安全”与“价值”的轨道平稳运行。

【每日情报系统】的冷光,持续扫描著这片看似稳固,实则暗礁潜伏的水域:

【每日情报更新(194x年x月x日)】

1。【內部暗礁】毛万里並未放弃,其手下发现沈默近期两次前往“顺昌”零件行,虽皆有合理由头且同行,但仍將此作为“异常行为”记录在案,並开始秘密调查胡老板背景。(可信度:95%)

2。【技术日常】美军测试项目进入尾声,需撰写最终匯总报告及后续合作建议,此报告將直接呈送戴笠及美军高层,措辞需极其谨慎。(可信度:92%)

3。【红方需求】“渔火”渠道接收到第一条实质性信息:请求核实军统內部一份关於“对陕北某区域实施特种渗透”计划的真偽及大致规模,该计划代號“断刃”。(可信度:94%)

4。【渠道风险】“顺昌”零件行胡老板因与多个情报系统有牵连,其经营活动已引起警察局特务大队的注意,存在被突击检查的风险。(可信度:88%)

四条情报,瞬间將潜在的危机具象化!

毛万里的执著如同附骨之疽。“断刃”计划直接涉及军事行动,核实其真偽风险极高。而“渔火”渠道本身,也因胡老板的复杂背景而变得岌岌可危。

沈默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他意识到,自己正站在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回应“渔火”的请求,意味著將直接对抗军统的核心行动,一旦暴露,绝无生理。不回应,则可能坐视红方遭受损失,也违背了他建立这条通道的初衷。

他必须找到一个两全之策,既能提供预警,又能完美隱藏自己,甚至……可以藉此机会,反將毛万里一军。

他首先需要核实“断刃”计划。这份计划显然属於高度机密,以他目前的权限,无法直接调阅。但他有他的办法。他利用撰写美军项目最终报告的机会,以“评估美军设备在复杂地形及对抗环境下之效能,需参考近期类似行动案例数据支撑”为由,向魏大明申请“有限度”地查阅部分非核心的、已归档的类似行动纪要作为参考背景。

这个理由冠冕堂皇,魏大明不疑有他,批准了他调阅部分过期行动档案的权限。在这些浩如烟海的旧档案中,沈默凭藉系统的辅助和过人的记忆力,很快捕捉到了一些与“断刃”计划相关的蛛丝马跡——几份关於人员选拔標准、特种装备配发清单的往来公文,虽然未提及具体计划名称和目標,但其时间节点、装备要求与“断刃”高度吻合。

足够了。他不需要知道详细方案,只需要確认其存在及大致方向。

接下来是如何传递信息。直接通过“渔火”渠道风险太大,胡老板已被盯上。他需要一种更间接、更安全的方式。

他想到了毛万里。毛万里不是一直在找他的把柄吗?那就送一个“把柄”给他,一个看似致命、实则虚晃一枪的“把柄”。

沈默开始精心炮製一份“私密”的工作笔记。笔记用只有他自己能完全看懂的简码和符號写成,混杂在大量的技术草图和数据中间。在其中一页,他“不经意”地留下了关於“顺昌”零件行、胡老板、以及一些模糊的、关於“零件非標参数可能用於特殊用途”的技术猜测,笔记的日期巧妙地安排在第一次去“顺昌”之前。他將这份笔记“隨意”地夹在一堆待销毁的草稿纸里,放在办公桌一个不上锁的抽屉底层。

他知道,以毛万里的行事风格,绝不会放过任何可能搜查他办公室的机会。

果然,几天后,当沈默藉口去机房核查数据离开办公室片刻,再返回时,他敏锐地察觉到抽屉里纸张的顺序有了细微的变动。鱼儿上鉤了。

他不动声色,继续日常工作。

第二天,他通过“渔火”渠道,发送了一条极其简短、高度加密的信息,內容並非直接告知“断刃”计划,而是提供了一个经过偽装的、关於军统內部近期“资源异常调动”与“某区域地形数据需求激增”的技术分析摘要,这些跡象间接指向了“断刃”计划的存在与大致方向。信息的加密方式,与他那份“私密”笔记中的某种简码逻辑存在隱晦的、只有顶尖专家才能察觉的关联。

这是一步险棋。他让毛万里拿到了看似能牵连他与“顺昌”、甚至暗示他可能泄密的“证据”,同时又通过“渔火”渠道,以一种能被追溯(但极难)到他那份“泄露”笔记逻辑的方式,向红方发出了预警。如果毛万里发难,他可以用“技术探討”、“个人研究”来搪塞那份笔记;而红方若能解读信息,自然能明白“断刃”的威胁。

信息发出后,沈默立刻切断了与“渔火”渠道的一切主动联繫,进入静默状態。他深知,接下来就是等待风暴来临,或者……风暴被引向他处。

数日后,军统內部风波骤起。毛万里果然拿著那份“查获”的笔记,向戴笠密报,指控沈默与背景复杂的商人勾结,並有泄露技术机密之嫌。

然而,事情的走向並未完全如毛万里所愿。戴笠召见了沈默和魏大明。沈默表现得异常镇定,他承认了笔记的存在,但坚称那只是个人技术研究的草稿,对“顺昌”和胡老板的提及,是基於技术角度的市场调研和可能性探討,並当场展示了更多类似的、充满各种奇思妙想和技术猜想的草稿纸。

“戴老板,魏处长,”沈默推了推眼镜,语气带著技术人员的执拗,“技术研究,本就需海纳百川,甚至需要一些非常规的思路。若因一些未经证实的猜测和私人研究笔记便定罪,恐寒了技术同仁之心。至於泄密……笔记一直在我私人抽屉,若非有人私自翻查,又何来泄露之说?”他巧妙地將矛头引向了毛万里的违规搜查。

魏大明自然是全力维护沈默,痛斥毛万里无事生非,破坏內部团结。

戴笠面无表情地听著,目光在沈默坦然的脸和那叠杂乱但確实充满技术含量的草稿纸上扫过。他需要沈默的技术能力来维持与美军的合作以及內部的技术优势,而毛万里的证据,確实显得捕风捉影,难以服眾。

最终,戴笠冷冷地训斥了毛万里几句,责令其不得再无端滋扰技术部门,此事便不了了之。

毛万里偷鸡不成蚀把米,威望受损。

而几乎在同时,红方根据地传来消息,成功挫败了一次小股特务的渗透行动,行动特徵与“断刃”计划吻合。由於预警及时,损失被降到了最低。

“渔火”渠道完美地完成了第一次任务,且自身安然无恙。

沈默坐在办公室里,听著魏大明兴致勃勃地谈论著如何利用此次事件进一步打压毛万里,脸上依旧是那副温和而略带疏离的表情。

只有他自己知道,刚刚过去的那几天,是何等的惊心动魄。他不仅成功传递了关键情报,化解了红方的危机,还顺势打击了潜在的威胁,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地位。

然而,他並无丝毫得意,只有一种如释重负的疲惫,以及对未来更加严峻挑战的预知。

指尖在刚刚送来的、戴笠批准的美军合作项目后续建议书上轻轻划过。

无声的电码,在心底冷静地评估著:

“暗渡陈仓,预警已成。”

“祸水东引,危局暂平。”

“然刀锋行走,岂有尽时?”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