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民国谍战故事 > 第一百零一章 引导(第1页)

第一百零一章 引导(第1页)

军统內部的权力涟漪与暗渠风波,並未在沈默的心湖中停留太久。他如同一个技艺高超的衝浪者,在波诡云譎的派系倾轧与人情网络中,总能找到那微妙的平衡点,借力打力,全身而退。魏大明的倚重、戴笠的默许,以及那枚“云麾勋章”带来的无形光环,共同为他构筑了一个相对安全的“技术象牙塔”。然而,沈默深知,这座象牙塔建立在流沙之上,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坍塌。他必须不断加固它,同时,也为那终將到来的“转向”,悄然铺设著路基。

【每日情报系统】的冷光,一如既往地为他照亮前路,揭示著水面下的礁石与潜流:

【每日情报更新(194x年x月x日)】

1。【权力巩固】因沈默在科长人选及后勤风波中展现的“识大体”与“巧妙手腕”,戴笠在內部小范围会议上,將其评价从“可堪一用”提升至“技术栋樑,心术尚正”。(可信度:94%)

2。【新晋威胁】中统方面为挽回顏面,从南京总部调来一名代號“夜梟”的王牌破译专家,此人擅长心理分析与逻辑陷阱,正试图从沈默过往公开的技术报告与行为模式中寻找“非技术性”破绽。(可信度:91%)

3。【红方契机】“启明”信號传来紧急请求:其一条重要交通线因叛徒出卖面临瘫痪,需立即启用备用方案,但备用方案的关键一环——位於朝天门码头某仓库的无线电信標,已被军统技术部门无意间监测並標记为“待核查可疑信號”。(可信度:96%)

4。【內部漏洞】负责处理此类“待核查”信號的,是电讯处新成立的数据筛查科,科长正是沈默之前“举荐”上任的那位。该科流程尚不完善,且科长对沈默心存感激与敬畏。(可信度:89%)

四条情报,预示著新的挑战与机遇並存。

戴笠的评价提升是利好,但“心术尚正”四字也暗含审视。“夜梟”的到来,意味著对手升级了攻击方式,从单纯的技术较量转向了心理与逻辑的层面。而红方交通线的危机,则再次將沈默推到了道义抉择的十字路口。那个数据筛查科及其科长,则成了他能否再次“四两拨千斤”的关键支点。

沈默意识到,他需要打一场“认知战”。不仅要化解“夜梟”的威胁,保住自己的“清白”,更要利用这次机会,神不知鬼不觉地助红方脱困,並进一步巩固自己在军统內部“技术至上、不党不私”的人设。

他首先针对“夜梟”可能发起的攻击进行防御。他再次系统梳理了自己所有的技术报告和工作记录,確保其內在逻辑的严谨性与“技术天才”人设的高度自洽。对於一些可能被解读为“过於巧合”或“灵感超常”的节点,他提前准备了更具深度和复杂性的技术背景说明,將其包装成长期积累和跨学科思考的必然结果,而非神启般的顿悟。

同时,他决定主动出击,给“夜梟”製造一些认知迷雾。他利用自己新获得的隱性权力,向几个不同的技术小组,“不经意”地散布了一些关於新型密码理论或信號处理技术的、看似高深但实则存在细微逻辑瑕疵或未经证实的“前沿观点”。这些观点如同投入水中的鱼饵,如果“夜梟”试图从技术逻辑外延来寻找他的破绽,很可能会被这些精心准备的“偽线索”引入歧途,陷入无休止的技术细节辩论,从而忽略了对沈默核心行为模式的审视。

做完这些铺垫,沈默將目光投向红方的危机。朝天门码头的那个信標,必须从“待核查”名单中消失,而且不能引起任何怀疑。

他等到了一个数据筛查科提交周报的日子。按照新规,这类周报需经他这位“技术权威”过目备案。当那位他“举荐”上任的科长,恭敬地將本周的“待核查信號清单”呈送到他面前时,沈默表现得如同往常一样,快速而专注地瀏览著。

他的目光在“朝天门码头,低频,规律脉衝,疑似导航信標”这一条上,恰到好处地停顿了一下,眉头微蹙,仿佛在努力回忆什么。

“这个信號……”沈默用手指轻轻点了点那条记录,抬头看向那位略显紧张的科长,“我记得……上个月,航运司那边是不是提交过一个备案,关於他们试验性设置的、用於恶劣天气下小型船只归航的辅助信標?频率和特徵好像跟这个有点像。”

他语气平和,带著一丝不確定,完全是在进行技术探討的模样。

那位科长愣了一下,隨即恍然,连忙道:“对对对!沈专员您记性真好!是有这么个备案,我马上调出来核对一下!”

他快步跑回自己办公室,很快拿来一份积著薄灰的备案文件。沈默接过,隨意翻看了一下(文件自然是真实的,只是被他“適时”想起),然后点了点头:“嗯,看来是航运司那边的设备。特徵基本吻合,应该是他们调试时信號不稳定,被我们捕捉到了。把这条记录標註为『已核实,系民用设备,归档吧。”

“是是是!谢谢沈专员指点!”科长如释重负,连忙照办。在他心中,沈默不仅技术高超,为人还如此细致周到,帮他避免了一次可能的“误报”失误,感激之情更甚。

就这样,在沈默看似不经意的“提醒”下,那个关乎红方交通线生死存亡的信標,被轻描淡写地从可疑名单中移除,归类到了无威胁的民用设备档案里。整个过程合规合法,天衣无缝。

几天后,“启明”信號发送来简短確认信息:“路已通,谢。”

而中统那边的“夜梟”,似乎也真的被沈默拋出的那些技术迷雾所困扰,其提交的几份关於沈默行为模式的分析报告,都被军统內部技术评审认定为“过度解读”、“缺乏实证”,未能掀起任何波澜。

一场潜在的危机,再次被沈默以一种举重若轻的方式化解於无形。

月底的技术研討会上,沈默依旧是那个沉默寡言、但开口必中要害的“沈专员”。会议间隙,魏大明端著茶杯凑过来,低声道:“沈老弟,听说中统那边新来的什么『夜梟,想在你身上找茬?哼,跳樑小丑!你这根技术栋樑,可是老板都点头认可的,稳当著呢!”

沈默谦逊地笑了笑:“处长过誉了,不过是尽本分而已。”

他端起自己的茶杯,氤氳的热气模糊了他镜片后的眼神。

他知道,自己又一次巩固了地位,化解了危机,也再次伸出了援手。他在军统这座巨大的迷宫中,似乎已经找到了一条独属於自己的、游刃有余的生存路径。

【写到这里我希望读者记一下我们域名????????????。??????】

然而,夜深人静时,他翻阅著“启明”偶尔传来的、那些关於时局、理想与光明的加密片段,再对比军统內部日益浓厚的官僚气息与派系恶斗,一种难以言喻的疏离感与渴望,在他心底悄然滋生。

他站在宿舍的窗前,望著山下陪都星星点点的灯火,其中有多少是纸醉金迷,又有多少是忧患挣扎?

指尖在冰凉的窗玻璃上划过。

无声的电码,带著一丝对未来道路的朦朧探寻:

“危局再破,根基愈牢。”

“认知之战,迷雾惑敌。”

“然灯塔在前,此心何寄?”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