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民国谍战故事 > 第八十三章 竹內(第1页)

第八十三章 竹內(第1页)

南造课长黯然离去的尘埃尚未完全落定,76號內部瀰漫著一种复杂难言的气氛——有兔死狐悲的寒意,也有权力更叠前的蠢蠢欲动。李科长之流暂时噤若寒蝉,而一些中层干部则开始暗中活动,试图在新主子面前留下印象。陈默冷眼旁观著这一切,內心平静无波。他知道,无论谁来接替南造,斗爭都不会停止,只是换了一种形式。

【每日情报系统】的冷光,准时为他揭示了新的棋局:

【每日情报更新(194x年x月x日)】

1。【新任確定】特高课总部已正式任命竹內健司为76號新任课长,此人原任关东军情报部门行动队队长,以作风强硬、注重实效、厌恶官僚程序著称,预计三日內到任。(可信度:98%)

2。【行事风格】竹內课长信奉“结果至上”,计划到任后立即推行“项目负责制”,打破部门壁垒,以具体任务为核心组建临时团队,並引入严格的绩效考评。(可信度:95%)

3。【潜在衝突】竹內与南造理念不合,对“深海”、“镜”等长期计划评价极低,认为其效率低下,预计將大幅削减相关资源,可能引发原南造系人员不满。(可信度:90%)

4。【个人弱点】竹內性格急躁,对技术细节缺乏耐心,但其极度看重下属的执行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能“搞定事情”的人会给予极大信任和权限。(可信度:92%)

四条情报,清晰地勾勒出新对手的画像:一个务实、强硬、討厌虚饰的行动派。这与南造的阴鬱縝密形成了鲜明对比。

陈默迅速调整策略。面对竹內这种上司,过去那种刻意保持低调、完美偽装的策略可能需要微调。他需要展现出足够的“使用价值”,即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高效的执行力,但同时,这种展现必须控制在技术层面,绝不能涉足权力斗爭和人事纠葛。

竹內到任的当天,果然雷厉风行。他没有召开冗长的见面会,而是直接下令,要求各科室在24小时內提交一份当前最重要、最棘手的三个技术难题及其解决思路。

电讯科顿时鸡飞狗跳。李科长满头大汗,召集骨干紧急开会。眾人七嘴八舌,有的提议继续渲染“夜梟”的威胁,有的则想拿出一些陈年老问题充数。

陈默沉默地听著,心中已有计较。他选择了一个確实存在、有一定技术难度、但凭藉他的能力完全可以解决,且解决后能立即提升监控效率的问题——如何优化对特定频段跳频信號的实时追踪算法。这个问题困扰了电讯科很久,野村少尉曾尝试攻关但未能彻底解决。

在提交给李科长的报告中,陈默没有大包大揽,而是清晰地阐述了问题背景、技术难点,並提出了一个基於现有设备升级和算法改进的、切实可行的初步解决方案框架,同时指出了需要其他部门配合的环节。他的报告条理清晰,重点突出,没有任何浮夸之词。

李科长如获至宝,稍加修饰后便作为电讯科的头號难题提交了上去。

竹內课长审阅各科室报告的速度快得惊人。第二天一早,他就召集了相关科室负责人开会。陈默作为报告的实际撰写人,也被李科长硬拉著列席。

会议室內,竹內坐在主位,身材魁梧,面容冷峻,目光如电,扫过眾人时带著毫不掩饰的审视。他拿起电讯科的报告,直接点名陈默:“这份报告是你写的?说说看,这个方案,你需要多少人,多少时间,能达到什么效果?”

陈默站起身,不卑不亢,语气平稳地回答道:“报告课长,初步估算,需要一个三人技术小组,主要是我和另外两位同事,时间大约两周。如果方案顺利,预计能將特定跳频信號的追踪成功率和实时性提升30%以上。”

“30%?”竹內眉毛一挑,“有把握吗?我不要听『预计、『可能。”

“有把握。”陈默回答得斩钉截铁,“基於现有的技术储备和前期研究,只要资源到位,配合顺畅,可以实现。”

竹內盯著他看了几秒钟,那目光仿佛能穿透人心。陈默坦然相对,眼神中没有丝毫闪烁。

“好!”竹內猛地一拍桌子,“就按你说的办!李科长,你协调资源,给他配人!两周后,我要看到结果!如果做不到……”他没有说下去,但威胁意味十足。

“是!课长!”李科长连忙应声。

项目迅速启动。陈默作为实际负责人,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协调能力。他带领小组加班加点,攻坚克难,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沟通解决,绝不拖泥带水。他有意將一些容易出彩的环节让给组內其他成员,自己则专注於最核心的算法优化和技术难点突破。

竹內课长偶尔会突然出现在工作现场,不发一言,只是看几分钟就走。陈默每次都只是简单点头致意,然后继续埋头工作,从不刻意表现。

两周期限將至,项目顺利完成。测试结果甚至超出了预期,追踪效率提升了35%!竹內课长亲自观看了演示,冷峻的脸上终於露出了一丝难得的满意神色。

“不错。”他对著陈默和李科长点了点头,“效率很高。电讯科这次做得很好。陈默,你继续负责这个方向的深化应用。”

没有过多的褒奖,但这份认可和后续的授权,在竹內手下,已经是最高的评价。陈默成功地在新课长心中,树立了一个“能干事、会干事、不揽功”的技术专家形象。

与此同时,竹內果然对南造留下的“深海”等计划毫无兴趣,大幅削减了其预算和人员,將资源集中到了更具实效性的外部行动和技术攻坚上。这无形中为陈默减少了许多潜在的监控压力。

76號的风气为之一变,少了几分南造时期的阴鬱猜忌,多了几分竹內式的紧张高效。虽然压力依旧巨大,但目標明確,规则清晰,对陈默这种凭技术立足的人来说,反而感觉更加“舒適”。

他坐在新的工位上,面前是更先进的设备和更明確的项目任务。

窗外,天色湛蓝。

他知道,新的阶段开始了。竹內是一把锋利的刀,用的好,可以披荆斩棘;用不好,也可能伤及自身。

但拥有【每日情报系统】的他,已然洞悉了这把刀的脾性和弱点。

指尖在键盘上敲击,发出清脆的声响。

无声的电码带著一丝审慎的乐观:

“新主已至,风格迥异。”

“扬长避短,价值立身。”

“此局,可为我所用。”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