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民国谍战故事 > 第六十一章 诱饵(第1页)

第六十一章 诱饵(第1页)

武田的雷霆清洗和项目的突然终止,像两瓢冰水,彻底浇灭了76號內部残存的最后一点心气。电讯科里瀰漫著一种近乎麻木的怠惰气息。中村彻底成了透明人,整日缩在办公室,除非必要绝不露面。李科长试图重新抖擞威风,但命令下去总是软绵绵的,得不到多少响应。人人都在混日子,盼著下班,生怕多做多错,再惹来无妄之灾。

陈默乐得清閒。他被分配的监听任务越发无聊——几个半死不活的商业电台,两家报社的无线电新闻广播,信號稳定,內容乏味,毫无价值可言。他每日里就是戴上耳机,听著那些千篇一律的gg、戏曲和字正腔圆却內容空洞的新闻,时不时在值班日誌上划上几笔,证明自己“在工作”。

这种日子,对於隱藏者而言,再好不过。

然而,平静的海面下,暗流自有其涌动的方式。

这天下午,他照例监听著一家报社的新闻广播。播音员正用毫无波澜的语调念著一篇关於“大东亚共荣圈经济建设成就”的长篇通讯,儘是些枯燥的数字和套话。

陈默的注意力並未完全集中,直到一段似乎无关紧要的国际贸易消息闪过:

“……另据讯,我国与南美智利之矿產贸易进展顺利,首批铜矿砂已於昨日装船启运,预计將沿太平洋航线,经停马尼拉补给后返回本土。此批矿產之输入,將极大缓解国內军工生產之所需……”

智利?铜矿砂?太平洋航线?马尼拉?

这几个词组合在一起,像一根细微的针,轻轻刺了陈默一下。这则消息出现在这里,显得格外突兀和……刻意。商业电台播报这种具体的、涉及航运路线的国际贸易消息,並不常见。

他立刻提起精神。

“系统,记录该段讯息。分析该讯息出现之电台属性、播出时段常態內容及此条消息之异常性。交叉比对近期所有公开渠道之航运信息。”

【指令收到。分析中……当前电台为《沪上新闻》广播台,常態內容以本市社会新闻、文化娱乐及政府宣传稿为主,国际经贸消息占比低於5%,且多为概括性报导……此次提及具体国家、货物种类、启运时间及详细航线,异常概率87。3%……】

【公开航运信息库比对:未发现与此描述完全吻合之公开船讯。智利至日本之矿產运输通常保密级別较高。】

一条本该保密的具体航运信息,却在一家地方新闻电台里被“无意”间详细披露?

事出反常必有妖。

这不像是在传递情报,更像是一个……诱饵?或者说,是一个试探?

陈默的眼神微微眯起。敌人吃了大亏,绝不会甘心。武田的疯狂清洗没能抓到“幽灵”,那么接下来,更阴险的招数很可能就要来了——比如,释放一个看似有价值的“情报”,观察谁会对它感兴趣。

这是一个陷阱。一个精心布置、等待著內部可能存在的窥探者上鉤的陷阱。

如果他此刻表现出任何异常关注,比如调整设备试图监听相关频率,或者查阅航运记录,立刻就会触发警报。

蠢货才会去咬鉤。

陈默的嘴角勾起一丝冷笑。但他不打算完全无视。敌人设下了陷阱,他若不“配合”一下,岂不是辜负了对方的一番“美意”?

他需要一种方式,既表现出一个“尽职但平庸”的职员对该有的反应,又完美地避开陷阱的核心。

他维持著监听状態,直到那家新闻电台的节目全部结束,才开始动作。他像往常一样,拿起值班日誌,在上面例行公事地记录:

“《沪上新闻》台,15:30-16:00时段播出正常。內容:本市新闻,文艺动態,一则国际矿產运输简讯(提及智利铜矿砂启运)。”

他將这条“情报”混在一大堆无关紧要的日常记录里,写得平淡无奇,就像在记录“今天天气晴”一样。

然后,他站起身,拿著值班日誌,走向李科长的办公室——按照流程,他每天下班前需要將日誌交给科长过目签字。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