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民国谍战作者排行榜前十名 > 第一百零五章 忍耐(第1页)

第一百零五章 忍耐(第1页)

沈默將自己彻底沉入“技术官僚”角色所构筑的硬壳,效果显著。戴笠的隨机抽查如同阵风过境,未能在他这片“净土”掀起任何波澜。魏大明对他愈发信赖,甚至在一些涉及其他处室的技术爭议上,也开始倾向於採纳他的“中立”意见。毛万里那边的窥探,在持续数月一无所获后,似乎也暂时偃旗息鼓,至少表面上是如此。军统內部因审计和整顿带来的紧张气氛略有缓和,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年终岁尾特有的、带著几分疲惫与敷衍的惯性运转。

【每日情报系统】的冷光,依旧精准地映射著这看似平静水面下的细微流动:

【每日情报更新(194x年x月x日)】

1。【內部惯性】年关將近,局本部要求各部门提交来年预算与工作计划,电讯处內普遍存在照搬往年模板、应付了事的倾向。(可信度:92%)

2。【技术琐事】一批战前遗留的德制精密电阻因库存过久,部分阻值漂移,需重新標定,此工作繁琐且无法假手他人。(可信度:90%)

3。【红方动向】“启明”静默期结束,恢復常规联络,信號特徵略有改变,加密层级提升,其活动频率仍保持在最低必要水平。(可信度:91%)

4。【市井新痕】观音岩附近新开设一家“顺昌”无线电零件行,背景复杂,与多个情报系统有间接瓜葛,但其货品来源广泛,不乏一些市面上难寻的军规级旧件。(可信度:86%)

四条情报,指向一种按部就班的“日常”。预算、琐碎的技术维护、恢復联络但更加谨慎的“启明”,以及一个可能有用、但需警惕的市井节点。

沈默的处理方式也愈发“日常化”。对於预算和工作计划,他並未提出任何惊世骇俗的新项目,只是在魏大明提交的草案基础上,对一些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顺序和配套培训计划,做了更符合逻辑的微调,使其看起来更“专业”和“有远见”,实则核心依旧保守。

那些德制电阻的標定工作,他亲力亲为,了几个下午的时间,待在瀰漫著旧元件和松香味的小仓库里,用老式的电桥一台台耐心测量、记录、分类。这个过程枯燥无比,却恰好符合他“严谨”、“专注”的人设,也让他得以暂时远离办公室那些无谓的人际寒暄。

对於“启明”信號的恢復,他保持了最大的克制。只是例行记录其信號特徵变化,並未尝试进行任何形式的主动联络或信息解读。他知道,在內部监察力度未减的情况下,任何多余的举动都是危险的。

至於那家新开的“顺昌”零件行,他记下了这个名字,但並未立即前往。他需要观察,也需要一个绝对合理的接触藉口。

机会来自於一台关键监听设备的老化。设备上一枚关键的滤波线圈因长期高负荷工作而烧毁,型號特殊,军统后勤仓库暂无备件,向美国订货周期过长。

魏大明为此事颇为恼火,在处內会议上发了一通脾气。沈默適时地、仿佛刚刚想起般提及:“处长,我前几日好像听说,观音岩那边新开了一家零件行,货品似乎挺杂,或许……可以去碰碰运气?总比乾等著强。”

他的提议合情合理,完全是出於解决实际工作困难的角度。

魏大明病急乱投医,立刻批准:“你去看看!要是有,不管多少钱,先买回来应急!”

於是,在一个细雨濛濛的下午,沈默带著一名负责採购的干事,来到了“顺昌”无线电零件行。店面不大,货架林立,堆满了各种新旧不一、琳琅满目的无线电零件,空气中混杂著金属、绝缘漆和灰尘的味道。店主是个精瘦的中年人,戴著眼镜,眼神灵活,自称姓胡。

沈默没有亲自交涉,而是由那名干事出面,说明了所需线圈的型號和参数。胡老板听罢,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精光,脸上堆起热情的笑容:“这位长官,您这可问著了!这型號是老款,市面上確实难找。不过嘛……”他拖长了语调,转身在货架深处翻找起来,嘴里还念叨著,“小店还真可能有一枚,是前阵子收旧货时搭来的,品相嘛,得看看……”

沈默则装作隨意瀏览货架的样子,目光扫过那些贴著不同国家標籤的零件盒子,心中快速评估著这家店的实力和背景。系统提示的“与多个情报系统有间接瓜葛”,让他对这里的一切都保持著最高警惕。

最终,胡老板果然找出了一枚符合要求的线圈,虽然外壳有些旧,但经过沈默用隨身携带的简易仪表检测,参数完全合格。

“胡老板,你这店,东西倒是挺全。”沈默在干事付钱的时候,状似无意地夸了一句。

“混口饭吃,混口饭吃。”胡老板笑眯眯地接过钱,压低声音道,“长官以后若还有什么难找的件儿,儘管来问问。小店路子野,说不定就能帮上忙。”

沈默不置可否地点点头,没有接话,拿了线圈便带著干事离开。

这次接触短暂而合乎规矩,没有留下任何话柄。但那枚及时找到的线圈,以及胡老板那句意有所指的“路子野”,都让沈默意识到,这家零件行確实可能成为一个有用的节点,但也必须极度小心地使用。

设备故障顺利排除,魏大明对沈默更是高看一眼,觉得他不仅技术过硬,连这种市井门路都能想到,实在是“全能”。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平静得近乎沉闷。沈默每日埋首於技术文件、设备维护和处內流程,將自己活成了一台精密而高效的机器。只有在极少数深夜,当他完成所有工作,独自走在回宿舍的山路上,听著风吹过竹林发出的沙沙声响,他才会允许自己抬头,望向北方漆黑的夜空,脑海中闪过“启明”信號里那些关於学习、生產与集体生活的零星片段。

那是一种遥远而模糊的温暖,如同冬夜里的星火,明知微弱,却依旧吸引著飞蛾。

但他很快便会收回目光,加快脚步,重新將自己融入山城的浓雾与黑暗之中。

他知道,自己选择的这条路,註定了在抵达终点之前,必须长久地忍耐与潜伏。

指尖在宿舍门冰凉的锁孔上转动,发出轻微的咔噠声。

无声的电码,在心底重复著不变的律令:

“日常为甲,琐事作盾。”

“暗流依旧,步履维艰。”

“长夜未央,唯耐心以待。”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