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民国谍战作者排行榜前十名 > 第七十七章 覆核(第1页)

第七十七章 覆核(第1页)

南造课长的“深海”计划如同无声的潮水,缓慢却持续地渗透进76號的每一个角落。“行为画像”软体生成的报告越来越厚,南造审阅的目光也越发深沉。陈默能感觉到,那张基於数据编织的大网正在逐渐收紧,虽然缓慢,却带著不容置疑的系统性压力。他必须更加谨慎,每一步都如履薄冰。

【每日情报系统】的每日刷新,是他在这片数据深海中唯一的灯塔。新一天的信息带著精准的预见性浮现:

【每日情报更新(194x年x月x日)】

1。【审查升级】“深海”计划初显成效,南造课长將基於软体生成的“异常行为聚类分析”,对包括陈默在內的三名“低风险但需观察”职员进行深度背景覆核,重点核查其社会关係及入职前经歷。(可信度:94%)

2。【外部干扰】军统上海站为转移视线、缓解压力,计划於三日后製造一起针对偽政府税务局的爆炸案,规模可控,意在製造恐慌。(可信度:88%)

3。【技术契机】为提升“行为画像”软体算法,特高课將导入一批外部购买的商业数据样本进行模型训练,该数据源存在已知的安全漏洞。(可信度:91%)

4。【人员异动】与陈默同期入职、关係平淡的职员赵海,因其堂兄被怀疑与重庆有染,已被列入“深海”计划首批重点清洗名单。(可信度:89%)

四条情报,瞬间將潜在的危险具象化!

第一条,深度背景覆核!这是“深海”计划从数据层面转向现实调查的关键一步,目標直指陈默精心偽装的过去。第二条,军统的爆炸案,是一个可以利用的干扰源。第三条,外部数据漏洞,是一个可能反向利用的技术机会。第四条,赵海的遭遇,是一个血淋淋的警告,也提供了转移火力的可能。

优先级明確:必须完美应对背景覆核,同时利用外部事件和技术漏洞,將南造的调查引向歧途。

陈默首先自查系统。他早年为潜入76號准备的背景资料堪称完美,经得起常规核查。但南造的“深度”覆核,意味著可能会动用更隱秘的渠道,核查一些极细微的、连他自己都可能遗忘的“社会关係”痕跡。他需要主动“暴露”一些无伤大雅、甚至能佐证其“清白”的细节。

他回忆起背景资料中提及的一个远房表叔,曾在南京开过一家小书店,抗战爆发后下落不明。这是一个可以被核查、且结果大概率是“死於战乱”或“失踪”的点,正好可以用来体现“背景乾净”且“身世可怜”。他决定在被问询时,“不经意”地提起这位表叔,並流露出適当的伤感。

对於军统的爆炸案,陈默不打算阻止,也无力阻止。但他可以“利用”这个事件。他通过系统,匿名向一个与76號有联繫的、喜欢夸耀自己“消息灵通”的包打听,泄露了“近日市面上火药味有点重,好像有人要搞点动静”的模糊信息。这个消息几经转手,会以扭曲的形式提前传到南造耳中,加重其对外部威胁的担忧,从而可能分散其对內部覆核的精力。

最关键的,是第三条情报——外部数据漏洞。这提供了一个从技术层面反向影响“行为画像”软体的可能!如果能让软体在分析时,產生一些有利於自己的“误判”,岂不是妙哉?

他仔细研究了那份外部商业数据样本的漏洞详情。那是一个在数据清洗阶段容易出现的、关於时间戳格式兼容性的小问题,会导致少量记录的时间信息错乱。这个漏洞本身无害,但如果在模型训练时不被发现,可能会导致软体对某些时间规律性行为的判断出现偏差。

陈默需要一个极其隱蔽的方式,確保这个漏洞在特高课导入数据时不被修復。他不能直接接触数据,风险太大。他想到了那个有洁癖的技术员松本,以及他主机上的那个微型发射器。

他耐心等待时机。在数据导入前夜,他利用发射器確认松本主机处於开机状態(可能在加班),然后通过一个极其复杂的、基於无线电信號注入的远程操作(藉助系统超时代的技术能力),向松本的电脑发送了一段经过偽装的、看似系统自动生成的“数据预检报告”,报告中“忽略”了那个时间戳漏洞,並將其標记为“兼容性良好,可忽略”。

这是一个极其冒险的操作,成功率並非百分之百,且一旦被追踪,后果不堪设想。但陈默计算过,松本並非顶尖高手,且在加班疲惫状態下,很可能不会细究一份“自动生成”的报告。

他屏息凝神,完成了操作。隨后,发射器信號显示松本主机很快关机——他下班了。

成败在此一举。

第二天,数据导入顺利进行。南造课长对此颇为重视,亲自过问。陈默暗中观察,没有听到任何关於数据漏洞的匯报。他的心稍稍放下一些。漏洞很可能被忽略了!

几天后,深度背景覆核如期而至。南造课长亲自约谈了陈默,问题细致入微,包括家庭背景、求学经歷、社会关係等等。陈默对答如流,神情坦然,並在被问及亲戚时,“適时”地提到了那位失踪的表叔,眼神中流露出恰到好处的黯淡。

南造仔细记录著,看不出喜怒。

与此同时,军统的爆炸案准时发生,偽政府税务局大门被炸,虽无人死亡,但引起不小恐慌。76號上下震动,南造被迫投入大量精力协助调查和加强戒备,对內部覆核的进度果然受到了影响。

而赵海,则没有陈默这么幸运。在毫无徵兆的情况下,他被直接带走调查,再也没有回来。这件事在电讯科引起了不小的震动,人人自危。

陈默冷眼旁观,心中毫无波澜。赵海的遭遇,恰好印证了“深海”计划的残酷,也为他提供了完美的掩护——在南造看来,陈默的背景相比赵海,简直“乾净”得像一张白纸。

数周后,背景覆核的风波渐渐平息。陈默安然无恙。南造课长虽然没有明確表示什么,但看向陈默的目光中,那最后一丝锐利的审视似乎也淡去了几分。或许,在数据和现实的双重印证下,陈默的“忠诚度”终於通过了初步考验。

而陈默知道,那被忽略的数据漏洞,如同一颗种子,已经埋下。未来,当“行为画像”软体根据有偏差的模型对他进行评估时,或许会產生一些对他有利的“误判”。

他坐在电脑前,屏幕上依旧是那些枯燥的信號波形。

窗外,秋意渐浓。

一场无形的风暴暂时远去。

他再次凭藉系统的先知和自身的縝密,化解了致命的危机,並在敌人的系统中埋下了未来的伏笔。

指尖在微凉的键盘上轻轻敲击。

无声的电码带著一丝劫后余生的冷峭:

“深海探针,已悄然偏转。”

“数据迷雾,为我所用。”

“这场无声之战,胜负未分,然主动权,已悄然易手。”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