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十大民国谍战排行榜密战无痕 > 第九十七章 內部审查(第1页)

第九十七章 內部审查(第1页)

“启明”信號的再次出现与迅速隱没,像夜空中一颗谨慎的流星,在沈默的心湖中划过了转瞬即逝却意义非凡的痕跡。他確认了那条单向“通道”的存在,也感受到了对方超乎寻常的警惕与纪律性。这让他对那个远在延安的阵营,多了几分具象化的认知。然而,军统內部的暗流並未因此停歇,他依旧需要在这片泥沼中保持绝对的清醒与平衡。

【每日情报系统】的冷光,准时將新的危机与机遇投射到他的意识中:

【每日情报更新(194x年x月x日)】

1。【內部风暴】戴笠因近期高层连续泄密事件震怒,下令在全军统范围內开展代號“清风”的內部肃清行动,重点核查所有涉及机要通讯、档案管理及与外界的非正常接触,电讯处首当其衝。(可信度:97%)

2。【审查重点】“清风”行动审查组由戴笠亲信直接负责,將採用交叉比对、人员背景深度核查及测谎等强硬手段,对沈默这类非嫡系、掌握核心技术的“空降兵”尤为关注。(可信度:95%)

3。【潜在隱患】沈默之前为自保或完成任务,曾数次利用技术漏洞进行过一些无法完全纳入標准流程的“灰色操作”,虽未被察觉,但在高强度交叉审计下存在理论暴露风险。(可信度:88%)

4。【破局之机】审查组核心成员之一,档案核查股股长吴文谦,其子因走私西药被警察局扣押,吴正为此事焦头烂额,急於寻找门路疏通。(可信度:90%)

四条情报,预示著一次前所未有的內部清洗风暴即將来临!

“清风”行动,矛头直指他这类身份敏感的技术人员。过往那些游走在规则边缘的操作,平时无人细究,但在这种地毯式审查下,任何一个微小的逻辑不顺都可能被无限放大。而吴文谦儿子的麻烦,则是系统在绝境中为他指出的一条狭窄缝隙。

沈默感到了巨大的压力。这次不同於以往针对具体人物或外部势力的斗爭,而是体系性的、无差別的內部审查,他无法再用技术手段直接对抗或转移视线。

他必须为自己打造一个绝对“乾净”、逻辑自洽的过去和现在。

他首先开始系统地“清理”自己可能存在隱患的痕跡。利用夜间值守和系统辅助,他重新审阅並“规范化”了自己过往所有的技术报告和工作日誌,確保每一个结论、每一次“灵感迸发”都有看似合理的数据支撑或理论来源(哪怕是牵强的)。对於一些无法完全解释的“巧合”,他提前准备了备用的、符合其“技术天才”人设的说法——例如將其归结为对某些冷门文献的跨领域应用,或是长期数据积累下的直觉判断。

同时,他需要抓住吴文谦这条线。但他不能直接出面,那太显眼。他想到了那个嗜茶的老匠。老匠每日在各处办公室穿梭,消息灵通,且因其身份低微,不易引人注意。

沈默再次“偶遇”老匠,依旧是送上一包茶叶,閒聊中“无意”提起:“老师傅,我有个远房表亲在警察局当差,前几天听他抱怨,说抓了个不懂事的后生,好像是倒腾些西药,家里大人急得不行,到处托人。这年头,年轻人真是不知轻重……”

他模糊了具体人物,只点明了“警察局”、“西药”、“托人”这几个关键词。老匠捧著茶叶,浑浊的眼睛闪了闪,连连点头:“是啊是啊,现在这世道,年轻人是容易走岔路……”

信息再次放出。沈默不確定老匠是否会、以及如何將这话传到吴文谦耳中,但他必须赌一把。

“清风”行动如期而至,电讯处气氛骤然紧张。审查组进驻,谈话、调档、核对记录,程序繁琐而严密。沈默作为重点对象,被多次约谈。他始终保持著技术官员的沉稳与稍许的书呆子气,对答如流,对自己经手过的所有项目细节如数家珍,对於审查组提出的某些技术环节上的“疑点”,他都能用准备好的、听起来高深莫测的技术理论予以解释,甚至偶尔还能反过来指出审查人员对某些技术概念的理解偏差。

他的表现,完美符合一个“沉迷技术、不通世故”的专家形象,虽然有些地方显得“偏执”和“难以完全理解”,但反而让审查组觉得“这就是技术怪才的样子”。

数日后,审查似乎进入了僵持阶段。就在沈默准备应对更严厉手段时,转机出现了。

审查组对他的背景和外联核查突然放缓,一些原本尖锐的问题也变得温和起来。沈默心中明了,大概是吴文谦那边起了作用。老匠那条线,看来是走通了。

最终,“清风”行动在电讯处雷声大、雨点小地结束了。审查组给出的结论是:沈默背景清晰,技术能力卓越,工作记录完整,虽有个別技术操作习惯“独特”,但未发现违反纪律及泄密行为。

魏大明长长舒了一口气,对沈默更是刮目相看,能在“清风”行动中全身而退,本身就证明了其“过硬”的素质和背景。

风波过后的一天,沈默在下班途中,经过一个僻静的巷口时,一个报童跑过来,不由分说地將一份卷著的旧报纸塞进他手里,转身就跑开了。

沈默微微一怔,拿著报纸回到宿舍,关好门后展开。报纸是几天前的,並无特殊。但在中缝一处不起眼的寻人启事旁边,有人用极细的铅笔,画了一个小小的、抽象的灯塔图案。

“启明”……灯塔……

沈默看著那个图案,心中瞭然。这是对方对他之前两次间接帮助的回应,也是一个確认的信號。那条单向的通道,似乎变成了双向的、极其脆弱的默契。

他轻轻將报纸凑近煤油灯,火焰舔舐著纸张,將那灯塔图案化为灰烬。

他站在窗边,望著重庆沉沉的夜色。军统內部的危机暂时解除,而与红方那条若有若无的线,似乎也坚韧了一丝。

他知道,自己依然走在刀锋上,前路未知。但至少,在这片令人窒息的迷雾中,他看到了另一缕微光。

指尖在冰凉的窗欞上轻轻敲击。

无声的电码,带著一丝绝处逢生的疲惫与新的期待:

“清风过境,岿然不动。”

“暗线相接,微光渐明。”

“此身如舟,虽处惊涛,已见彼岸轮廓。”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