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民国情报 > 第一百零四章 谨慎(第1页)

第一百零四章 谨慎(第1页)

“心嚮往之”四个字隨著污水的浸染而模糊、消解,仿佛从未存在过。但沈默知道,有些东西一旦破土,便再难掩埋。那来自“启明”的、关於“实践”与“真理”的回答,像一剂清醒而冰冷的强心针,並未让他热血沸腾,反而让他陷入了一种更深沉的冷静。嚮往归嚮往,但通向光明的道路,註定布满荆棘与陷阱,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復。他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谨慎,更需要將自己重新埋入那层厚重的“沈专员”外壳之下,甚至要埋得更深。

【每日情报系统】的冷光,似乎也感知到了宿主心境的这种微妙回调,信息变得愈发简洁而务实:

【每日情报更新(194x年x月x日)】

1。【內部监察】戴笠为整顿內部,密令加强了对所有中层以上官员(包括技术部门)的日常行为与通讯的隨机抽查,频率与力度均有提升。(可信度:96%)

2。【技术维稳】局本部要求电讯处確保所有核心通讯线路的绝对稳定,近期不得进行任何非必要的设备调试或参数修改,以防授人以柄。(可信度:93%)

3。【红方静默】“启明”信號进入预定静默期,仅维持最低限度的基础联络,无具体信息传递。(可信度:90%)

4。【潜在关注】毛万里並未完全放弃对沈默的调查,其手下仍在尝试从沈默日常接触的人员(如老匠、食堂员工等)口中,套取关於其生活习惯与只言片语的信息。(可信度:88%)

四条情报,无一不在强调著“谨慎”二字。

戴笠的抽查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技术上的任何“小动作”都可能被无限放大。“启明”的静默是好事,减少了风险点。而毛万里如影隨形的窥探,则提醒沈默,他从未真正安全过。

沈默立刻调整了自己的行为模式。他首先彻底检视了自己所有的通讯记录和工作流程,確保没有任何可能引起怀疑的“灰色地带”。对於之前那种利用老匠传递模糊信息的方式,他决定暂时弃用,风险太高。他减少了不必要的外出,即使离开办公室,也严格遵循“核查信號”或“技术交流”等无可指摘的理由,路线固定,时间可控。

在电讯处內部,他变得更加沉默,除了必要的技术討论,几乎不参与任何閒谈,尤其避免谈及任何与时局、政治相关的话题。当魏大明或其他同事偶尔议论起延安或是前线战事时,他总是適时地以“技术问题尚未解决”或“需要查阅资料”为由,礼貌地避开。他的办公桌收拾得一丝不苟,所有文件归档清晰,隨时可以接受最严格的检查。

他甚至刻意强化了自己“技术宅”的一面。在一次处內小聚时,有人开玩笑问他为何不成家,他只是推了推眼镜,用一种略带靦腆和执拗的语气回答:“信號波形尚未釐清,无心他顾。”引得眾人一阵善意的鬨笑,却也坐实了他“不通世故,只钻技术”的形象。

对於毛万里那边的窥探,他採取了“以静制动”的策略。他不再与老匠有超出常规的接触,遇见时也只是例行公事的点头。在食堂吃饭,他固定坐在角落,快速吃完便离开,不与任何人深谈。他的生活轨跡简单到近乎透明,让那些试图寻找“异常”的人无从下手。

几天后,戴笠的隨机抽查果然降临电讯处。两名表情冷峻的监察人员直接进入机房,调阅了近期的操作日誌、通讯记录,甚至抽查了几名工作人员。当查到沈默时,他早已准备妥当,所有记录井井有条,对答逻辑清晰,完全围绕技术细节展开,没有任何情绪化的表达或逾越之词。监察人员翻阅著他那写得如同教科书般规范的技术报告,又看了看他桌上那几本厚厚的无线电原理原著,最终只是例行公事地问了几句,便转向了下一个人。

风波过后,魏大明心有余悸地对沈默说:“沈老弟,还是你稳得住!刚才可把我紧张坏了。”

沈默只是淡淡一笑:“处座,我们做技术的,本分而已。”

他心中却无半分放鬆。他知道,这次抽查只是开始,未来的审查只会更严。他必须將“谨慎”二字刻入骨髓。

夜深人静,他独自在宿舍,不再看那些可能引发思绪的杂书,而是重新拿起了美制监听设备的全英文技术手册,逐字逐句地研读,仿佛要將自己彻底沉浸在技术的海洋里,隔绝外界的一切干扰。只有偶尔,在檯灯的光晕下,他停下笔,看著窗外沉沉的夜色,眼神深处才会掠过一丝极快、极深的思索,隨即又迅速隱没,恢復成一潭静水。

【每日情报系统】的界面安静地悬浮著,没有新的警示,只有一行状態提示:【宿主行为模式稳定性提升至98。3%,风险係数下降。】

沈默看著这行字,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他知道,自己正在將自己锻造成一件最完美的工具,一件军统离不开的、安全可靠的“技术栋樑”。只有足够安全,足够可靠,他才能在这虎狼窝里活下去,才能等到那个或许可能到来的“转向”时机。

而在此之前,他必须比任何人都更有耐心,更懂得隱藏。

指尖在英文技术手册冰冷的纸张上轻轻滑过。

无声的电码,不再流露任何情绪,只剩下绝对的冷静与克制:

“锋芒尽敛,沉潜如水。”

“谨言慎行,固若金汤。”

“以待天时,静候佳音。”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