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合作伙伴之间怎么称呼 > 第 13 章(第2页)

第 13 章(第2页)

直到两天后,她无意间在艺术论坛的一个专业版块,看到了一篇被置顶加精的帖子。

帖子标题是《理性剖析:论霍星辰作品风格与“借鉴”指控的不成立》,发帖人是一位在业内以严谨和毒舌著称的资深评论家。

帖子里没有情绪化的辩护,只有冷静到近乎冷酷的对比分析,从构图逻辑、色彩情绪、笔触技法到核心表达理念,层层递进,条分缕析。

最终得出结论:所谓“雷同”纯属牵强附会,霍星辰的作品拥有完整且独特的个人美学体系。

这篇帖子逻辑严密,论据充分,迅速得到了大量业内人士的认同,将之前那些匿名的质疑彻底压了下去。

霍星辰看得愣住了。

这位评论家她知道,出了名的难搞,从不轻易为人站台。

苏晴姐虽然人脉广,但要请动这位大神,并且让他写出如此详尽、针对性极强的专业分析,绝非易事。

她心里升起一丝疑惑,下意识点开了那位评论家的社交主页。

最新一条动态,是转发一篇关于当代艺术投资趋势的分析文章,而文章的署名是——徐砚清。

心脏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撞了一下。

一个荒谬却又合理的猜想浮上心头。

她退出论坛,手指在手机屏幕上悬停片刻,最终还是拨通了苏晴的电话。

“苏晴姐,论坛上那篇分析帖……是你找王老师写的吗?”她尽量让自己的语气听起来随意。

电话那头的苏晴顿了一下,随即笑道:“哦,那个啊……算是吧。主要还是王老师自己觉得那些质疑太无稽了。”

她的语气带着点含糊。

霍星辰敏锐地捕捉到了那一丝含糊,不过她没有再追问,只是轻声说:“哦,这样啊……谢谢苏晴姐。”

挂了电话,霍星辰握着手机,在安静的客房里呆坐了许久。

窗外阳光明媚,她却觉得心里乱糟糟的。

不是苏晴姐。

或者说,不全是。

她想起那天在客厅,徐砚清冷静地阐述着商业逻辑,否定她的创作主题时那副油盐不进的样子。

那样一个理性至上、凡事讲究投入产出比的人,会为了她这个“麻烦的合作者”,去动用人情请动那位难搞的评论家?

会花时间精力,去处理这些在她看来可能“毫无商业价值”的琐碎风波?

这完全不符合徐砚清的人设。

除非……

霍星辰的心跳莫名漏了一拍。

除非,那冰冷理性的外壳之下,并不全然是计算和规则?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