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我的队友是什么意思 > 钢筋(第1页)

钢筋(第1页)

曙光商场?

她对这个地方再熟悉不过了。

每天开着“剁椒鱼头”上班,经过曙光商场这个堵车点,导航总会提醒她:“您已在正确的路线上行驶了3。6公里……”

耳机从掌心“啪嗒”滑落,孟柯慢慢抬起了头。她看了看满地的空食品袋,又将目光移到堵在门口的铁皮柜上,最后,视线停在了窗玻璃那个猩红的“SOS”上。

留下?是等死。

离开?或许也是死。

孟柯伸出手,轻轻抚过笔记本上的字迹,指腹传来一阵凹凸的触感,原来那些字,早被泪水晕得发了皱。

她当然知道这可能是陷阱。那无线电里说的“安全基地”,可能比丧尸还致命。

但人活着,总得抓住点什么,不是吗?

哪怕,那只是一个虚构的希望。

自己宁可死在正确的路线上,也绝不困死在这个慢慢变成棺材的屋子里。

孟柯不再犹豫,打定主意要离开这里。

她从书桌上找了把美工剪刀,给自己剪了个寸头,短到能看见淡青色的头皮。

然后,她戴上一顶冬天骑电动车常戴的摇粒绒包头帽,口罩、护脖和帽子连成一体,能把头颈裹得严严实实,特别挡风;再套上件军大衣,拉链“唰”一声拉到顶,戴上双劳保手套,掌心有防滑的橡胶颗粒;又把裤脚儿塞进高帮劳保鞋里,鞋底加了厚橡胶,还是之前幼儿园发给她们、用来打理“小农场”的。

一切穿戴整齐,她清点了一下背包里的东西:关机的手机、充电宝、耳机、一袋水果糖,还有那瓶没喝完的白桦树汁。

孟柯系好了背包,轻装上阵。

临行前,她又弯下腰,仔细系紧鞋带。

末世到现在,孟柯既没有觉醒异能,也没有空间或系统,所有“金手指”都与她无关,反而要直面水电中断、网络瘫痪的窘境,连裹腹的食物都快不够了。

眼前能看见的,只剩下一屋子空荡荡的食品箱,还有似乎一天比一天更灵敏的丧尸。

她最后扫了一眼这些年在出租屋里积攒下的“家当”,带不走,也无需再带了。

孟柯凑近了防盗窗。

从栏杆缝儿往外看,马路上的丧尸好像并不多,就零零散散地在那儿晃荡。

房东装的这防盗窗,真是够她吐槽的。

说他抠门吧,他确实给装了,10厘米的间距,说是什么连野猫都钻不进来;说他不抠门吧,就只给安了最普通的弧形铁艺防盗窗,没有焊死,只用膨胀螺丝固定在墙外,管壁特别薄,安全上大打折扣,纯粹是个样子货。

这整栋楼里,人家本地人的窗户早就换成内倒的了,只有她们这些租户,还守着老式推拉窗和应付事儿的铁艺防盗窗。

这老小区年头不短了,是最早那批回迁房,没有电梯,只有楼梯,最高六层。一楼不是平地起的,因为每户都带个小储藏室;六楼通常带阁楼,五楼则有优先买下车库的资格,除非五楼住户不要,其他楼层才能捡个漏。

小区每个单元只配一个车库,装的是简易的红色铁皮平开门,门薄得就一层空心铁皮,还没亚克力冰箱贴厚,根本不防撬;日晒雨淋久了,不光生锈掉漆,连合页都能卡住。有些外来打工的为了省钱,就租这样的车库住。

临街的车库大多被改成了小店,装了塑料门窗;讲究点的会把铁皮门换成卷帘门,开个理发店、修车铺之类的。

孟柯主卧的正下方,就是一家五金店。

她往窗外看去,一捆灰褐色的钢筋松松散散的,几根还错开了位置,歪倚在墙边,锈迹斑斑的表面还挂着半片被风吹干的塑料袋。

末世前,为了这么一捆恼人的钢筋,孟柯没少找楼下五金店的胖老板理论。

她们租的房子没有外阳台,只能在窗户之间拉根晾衣绳,把衣服晾在窗外。

楼下五金店卖的钢筋,因为车库地方小,每根最长也就三米上下。这些钢筋,主要是卖给装修队用来固定墙体龙骨;也能零切着卖,谁想买一小段回去搭花架、挂镜柜,都能弄。

胖老板为了省地儿,就把钢筋竖在墙外。

时间一长,风吹雨淋的,钢筋上净是些灰和铁锈。这下可苦了孟柯,她每次在窗外晾衣服,几乎都得中招,钢筋总是会蹭到她洗好的衣服,留下星星点点的锈印儿。

为这事儿,她给房东打过电话。

可房东在电话里总是敷衍她:“哎呀,都是邻居,互相体谅一下嘛。我又不住那边,远水也解不了近渴啊。”

她也跟五金店的胖老板理论。

胖老板光着膀子,坐在竹椅上剔牙,眼皮都懒得抬:“地方就这么大,不竖着放,你让我放哪儿?天上?我这儿寸土寸金,竖着不碍事啊,姑娘。”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