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我的白月光诈尸了 > 小羊玩偶(第1页)

小羊玩偶(第1页)

在一个阳光格外温柔的午后。林清阮刚讲完一个关于候鸟依靠星辰导航迁徙的故事,正习惯性地停顿下来,让那些关于远方和归途的意象在沉默中沉淀。

忽然,身边传来一个比往常更清晰、却依旧带着怯懦的声音:

“它们……不会迷路吗?”

不是单个的词,也不是简短的问句,而是一个完整的、带着思考的疑问。声音依旧很轻,像初春冰面裂开的第一道细纹。

林清阮的心跳仿佛漏了一拍。她甚至能感觉到自己握着书本的指尖微微发麻。

她没有立刻回答,不是因为不知道答案,而是需要一瞬间来消化这份突如其来的、珍贵的“完整”。

她侧过头,目光落在女孩依旧低垂的、却似乎不再那么紧绷的侧影上,用了一种比讲述故事时更加柔和的语调:

“书里说,它们天生就知道方向,就像……就像我们天生就知道饿了要吃饭一样。是一种刻在身体里的记忆。”

女孩没有再说话,只是轻轻地点了点头。这个点头的动作,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肯定。

这次成功的交流,像是一把钥匙,又为她打开了一丝缝隙。

几天后,林清阮带来一个关于萤火虫的故事,提到它们用光来交流。故事讲完,她看着地上那颗新放的橘子味硬糖,随口说了一句:“这种光,很温柔。”

这一次,女孩没有提问,而是在一阵沉默后,忽然小声地、像是在对自己说:

“……比路灯温柔。”

林清阮屏住了呼吸。她几乎能想象出,在女孩某个独自度过的夜晚,她曾静静地看着窗外冰冷的路灯,并在心里将它与故事里萤火虫的光默默比较。

这不是回应故事,这是在分享一个私人的、隐秘的感受。

林清阮没有追问,也没有评论,只是顺着她的话,同样轻声地接了下去:“嗯,因为它们的光,是为了找到彼此。”

从那天起,她们的对话,如果那能被称为对话的话,开始有了新的模式。

林清阮依旧是那个发起者,但女孩不再仅仅是接收的终端。

她开始尝试“输出”,用她所能组织起的、最简单的语言,表达她听到故事后的感受,或者联想到的、属于她自己的微小记忆碎片。

当林清阮讲到沙漠里仙人掌为了保存水分而长出厚厚的皮时,她会说:“……像穿了外套。”

当故事涉及冬眠的熊,她会小声说:“……睡很久,会饿。”

甚至有一次,当林清阮不小心把“河流”说成了“湖”时,旁边传来一个细微的纠正:“是……河。”

林清阮会立刻从善如流地改正:“对,是河。”

她小心翼翼地呵护着女孩每一次主动开口的尝试,从不打断,也从不表现出过度的惊喜,仿佛这一切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林清阮看着身旁的女孩。她依旧瘦小,依旧大部分时间沉默,但当她偶尔抬起头,那双曾经空洞的眼睛里,开始有了极细微的光点在闪烁,像是在消化那些故事,又像是在反射着此刻温暖的阳光。

她依旧带来糖果和故事,但挑选的故事更倾向于那些关于“连接”与“理解”的主题。

她讲蚂蚁如何通过触角传递信息,讲森林里的树木如何通过地下的菌根网络共享养分。

她不再仅仅描述奇观,而是开始描绘那些看不见的、却真实存在的纽带。

女孩的回应也变得更加主动。她不再仅仅是在林清阮的话音落下后,才迟疑地开口。

有时,在林清阮讲述的间隙,她会突然插进一个简短的词。

林清阮正说到蜜蜂通过跳舞告知同伴蜜源的方向,她会忽然小声说:“……像说话。”

林清阮停顿了一下,点点头:“对,是它们的语言。”

这种打断非但没有让林清阮不适,反而让她心里泛起一丝欣慰。这意味着身旁的小人不仅在听,而且在同步思考,并且有了即时表达的欲望。

一阵风吹来,将林清阮摊在膝上的书页哗啦啦地翻动。她下意识地伸手去按,几乎在同一时间,另一只小而瘦的手也伸了过来,按住了书的另一角。

两只手短暂地、轻轻地叠在了一起。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