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局里来了年轻人 电视剧 > 第3章(第1页)

第3章(第1页)

此时,廖繁春正蹲在一个卖活禽的摊档边,看着这位老伯和摊主为了几毛钱争得面红耳赤。

她没劝架,反倒是乐呵呵地看了一会儿,最后从口袋里掏出几个钢镚,递给老伯:“大爷,差多少?我这儿有,算我请您吃鸡腿儿了!”

老伯和摊主都愣住了,争吵戛然而止。

老伯看着她,嘴唇嗫嚅了几下,没接钱,反而叹了口气:“后生女,唔系钱嘅问题……”(小姑娘,不是钱的问题……)廖繁春顺手把老伯拉到一边:“那您跟我说说,是啥问题?心里不痛快,憋着那多难受啊。”

老伯像是找到了倾诉对象,絮絮叨叨说起儿子不成器,最近常跟一群不三不四的人混,还老深夜去一家叫什么“渔”的面馆……

廖繁春的耳朵瞬间竖了起来。

面上虽不动声色,陪着老伯唏嘘,心里却翻江倒海。

“富渔面馆?又是它!”而且是在这种毫无防备的情况下,从一个普通老人的口中再次被印证。

她安抚好老伯,起身离开市场时,脸上的轻松表情收敛了些,多了几分凝重。

线索开始交汇了,这不再是孤立的点。

回到局里,还没到正式上班时间。

廖繁春想着把枸杞拿到分析室,看看姜琏琏有没有空帮忙简单看一下成分(虽然她猜不着这成分是否算“普通枸杞”),主要还是想借机打听一下局里对“蓝冰”案的重视程度。

她轻手轻脚的推开分析室大门,只见张锦一人坐在电脑前,背脊挺直,像一株沉默的植物。

晨光勾勒着她清瘦的侧影,竟显出几分难得的柔和。

似乎是遇到了难题,她眉心微蹙,无意识地用笔尾轻轻敲着桌面,发出极轻微的“叩叩”声。

廖繁春脚步顿住,一时不知该进该退。

倒是张锦敏锐地察觉到有人,转过头来。

四目相对,廖繁春看到她镜片后那双总是过分冷静的眼睛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以及……专注时特有的光亮。

“廖警官?”张锦有些意外,迅速恢复了平时的清冷模样,“有事?”

“啊,那啥,”廖繁春举起手里的枸杞,“买多了,给大家分分,泡水喝对眼睛好。你……一宿没睡?”

她注意到张锦手边那杯早已冷透的茶水。

张锦没有回答她的问题,目光落在她沾上泥泞的人字拖上,又移到她因为走路而泛着健康红晕的脸颊,最后定格在她那双写满了“我想打听点事儿”又极力装作若无其事的眼睛上。

“廖警官,”张锦开口,声音带着熬夜后的微哑,却异常清晰,“如果你在排查一个嫌疑地点,比如……“一家面馆”,你会怎么做,才能既不引起对方警觉,又能获取有效信息?”

廖繁春眼睛瞬间亮了。

她并作几步凑到张锦桌边,带来一股室外阳光和市井烟火混杂的蓬勃气息。

“这你可问对人了!”她压低声音,眉飞色舞,“首先,你得把自己当个“吃饭的”!啥时候去……也有讲究,赶早不如赶晚,最好是下午茶那种不尴不尬的点,人少,老板伙计有空跟你唠。点餐也有学问,不能光点便宜的,显得抠搜,得点个招牌,再搭个小菜,显得“内行、门道”……”

她滔滔不绝,把自己在市场、东北土菜馆里摸爬滚打总结的那套“接地气侦查学”倾囊相授,甚至模拟了几个对话场景,拿着小老板的腔,学的惟妙惟肖。

张锦安静地听着,指尖无意识地划过那份《蓝冰预警通报》。

她发现,廖繁春的方法虽然缺乏技术含量,甚至有些“土”,却充满了活生生的细节和对人性的洞察,这是冷冰冰的数据模型无法完全替代的。

而且,看着她神采飞扬地讲述,那种能感染到的真热情,仿佛让这间充斥着机器低鸣和冰冷代码的分析室,都变得温暖明亮了几分。

“……最关键的是,”廖繁春最后总结道,手指下意识地又在太阳穴点了一下,“得用这儿记,不光记他说了啥,还得记他没说啥,眼神往哪儿瞟,手有没有不自然地抖。这些小动作,比嘴里说的话真多了!”

张锦的目光随着她的动作,落在她光洁的额角。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