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寡嫂为妻反派小叔 > 不可以(第1页)

不可以(第1页)

杨则仕有时候某个角度和杨则诚很像,但看他的正面时,又和杨则诚没有相似之处,但他们始终是亲兄弟,某些时候相似是无可厚非的,只不过许冉不想从小叔子身上找亡夫的影子。

她一回去就闲不住,粮食晒了一天,已经可以磨面了,从娘家给小叔子带了没吃完的流水席,她去厨房给热了下,招呼他吃饭。

杨则仕将粮食整理好,回主厅吃饭,问许冉为什么不吃,许冉说自己吃过了。

叔嫂俩吃完饭,许冉收拾厨房,嘱咐小叔子用架子车推两袋麦子去村头的磨坊里磨面,小叔子都照做。

她则在家里给小叔子做点好吃的,她深知小叔子是改变这个家命运的唯一出路,当然了,即使这个小叔子没什么出息,许冉也会对他好。

只是现在所有的希望都压在杨则仕身上,她对小叔子格外的好。

春天的时候有一种野菜,季节性的,过了春天就长成了灌木,只有春天长出嫩芽的时候会好吃,村里人都叫苦菜,这种菜生长在深山野林里,要走好长的路上山才能找到。

她春天的时候没事干,就跟村里的婶婶们一起上山,摘了几斤回来,直接用盐干腌起来,等秋冬季节,想吃了就拿出来一些用清水泡上,把盐分泡淡了凉拌,是村里不错的下饭菜。

以前村里情况不好,过了秋天,冬天一点绿色蔬菜都没有,村里人自给自足,也没人吃得起反季节蔬菜。

好日子其实也没过多久,这样的野菜是每一户村里人的必备菜,

这种野菜也只有村里有,城市里没有,花钱都买不到。

她和杨则诚平时舍不得吃,每次她一拌这种凉菜,杨则诚都会嘱咐她,“则仕爱吃这个,给他留一点,他今年退役回家,能吃到这样的野菜,应该会开心。”

这时候许冉就会白他一眼,“我春天的时候摘了一小罐子,我俩才吃了几顿,全给他留着呢。”

杨则诚憨笑着打趣她,“我老婆就是贤惠,又能上山又能下厨,上哪里找这么好的媳妇去。”

换来许冉再剜他一眼。

如今看着还满着的腌菜缸,许冉悲从中来。

家里太冷了,手伸进菜缸里,冻得手疼,她抓了几把出来用温水泡上,把晚上要洗漱的水架在火炉上,这才出门去找小叔子。

村头的磨坊响起来了,大概是她家小叔子在磨面了。

今天磨户家的长辈不在,是小辈在操作机器,磨户家有个辍学的女儿,今年成年了,想出门打工,去北城,这周围打工的基本上都上北城了,那里大城市,打杂工的人来自五湖四海,就业机会也比较多。

但村里往北城带人的人没回来,这一类人俗称中介,很多村里人都是他带到北城找工作,他从中抽取提成。

这一家也怕女儿去大城市遇骗,一直就没走,想等那往上带人的人回来再说。

磨坊里很吵,许冉进去一看,小叔子头发上和身上都白了。

那磨户的女儿和老婆在给他帮忙,许冉想进去,杨则仕感觉到她进来,只给了她一个眼神让她出去。

许冉想问什么,杨则仕脸上都糊满面粉,眼睫毛都是白色的,见嫂子听不见他说什么,他转身拉着许冉出去。

许冉刚想问怎么了,杨则仕说,“噪音太大了,会影响胎儿,你回家等着,一会儿就完了。”

许冉低头看看自己的肚子,她已经显怀了,只是冬天穿的太厚,她的羽绒服又宽大,所以看不出来她肚子隆起。

既然小叔子这样说了,许冉也不坚持了,让他注意安全,她就先回家了。

小叔子见她走了,这才又回到磨坊里面。

磨户的老婆和女儿在噪音中和他说话,他也听不清楚说什么。

一个小时后,两袋粮食磨好了,麦麸直接抵了磨面的用费。

以前养牲口时,这些麦麸就是给家畜们最好的营养餐。

他将两袋白面和一袋子黑乎乎的粗面扛上了架子车。

磨户的妻子张月英摘了口罩跑出来,喊住他,“则仕啊,你最近什么时候去北城啊?”

杨则仕擦了脸上的面粉,一张英气的脸显露出来,语气清冷低沉,“明天一早就走。”

张月英拉着女儿给杨则仕看,“彩霞,辈分上来讲,该是你侄女,想去北城打工,但没出过远门,我们也不敢把她放出去,既然你要走,你能不能把她带上?”

杨则仕想都没想就拒绝了,“我承担不起她的安全责任。”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