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俩爭来爭去,然后达了口头协议。
汪承平每年给汪承浩家160块钱租他家16亩地,相当於每亩地10元年,租期暂定10年。
等忙完这一阵,还要请村里的干部和家族中德高望重的长辈过来见证,然后签订合同。
用汪承平的话说,亲兄弟明算帐,先做小人,再做君子,別等他赚钱眼红扯皮,那就没意思了。
大哥大嫂都没意见,两人都清楚,就算使出吃奶的劲儿也顶多种三个人的地,再多就不行了。
汪凌飞成绩好,如果能靠读书走出去,他的地需要人打理。
汪凌瑞和汪凌朵也还小,十年后两人也才十几岁,那时候把地收回来种也不迟。
如果成绩好,他们不在农村求生活,地可以继续租给汪承平种。
……
汪大钧今天没出去做生意,听到老大和老三商量的事后,对汪承平说:
“老三你考虑清楚,別以为地越多越好。”
他最近生意不错,平均下来每天能挣两三块钱,这比种地强多了。
如果年前收入稳定,年后他还打算找个地方,租铺子开理髮店,这样不用风吹日晒,跑来跑去。
那会儿赵兰肯定要跟著去,家里的地就只能扔给几个儿子种了。
不过这事儿是老两口私下商议的,具体怎么做,还要看往后的发展。
汪承平还没回话,汪承浩就急忙道:“爸,我和老三都商量好了,你可別扫兴啊!”
“老大家的地种不完,租给老三確实是很好的选择。”汪承明在边上帮腔道。
他家有四个人的地,孩子还小,他们两口子也种不完。
倒是可以学大哥家,分一个人的地租给老三。
汪大钧严肃道:“我可不是扫兴,而是说事实,老三自家16亩地,是我们帮忙才种完黄瓜。”
“这些天你们也看到了,老三两口子可不轻鬆,说句起早贪黑也不为过。”
“爸,我不是头脑发热才租大哥家地种。”汪承平含笑道,“今后地多了,可以请工干活。”
汪大钧看了他几秒,点头道:“行,你心里有数就好,不扯淡了,都开始干活。”
眾人散开,挥著锄头翻地。
汪承明凑到汪承平身旁,小声商量道:“老三,我们家也能多出一个人的地。”
“你想租给我?”汪承平挖了块泥土敲碎,侧头笑问道。
汪承明点头道:“是有这个想法,你愿意租不?”
“愿意呀,不过要签十年合同。”汪承平点头道。
汪承明微笑道:“可以,其实別说你给租金,就算不给送你种也无妨。”
“话不能这样说,要是我赚了钱,你们觉得把地租给我吃亏,那就伤感情了。”汪承平摇头道。
“所以我丑话要说在前面,今后我只认合同不认人。”
汪承明皱眉道:“你就这么肯定,靠种蔬菜能挣钱?”
“真不是我盲目自信,我家地里的黄瓜你都看到了,算不算丰收?”汪承平笑吟吟道。
汪承明点头微笑道:“那黄瓜,长得密密麻麻的,简直不能用丰收形容了,应该说是高產。”
心里也有些纳闷儿,没见老三两口子多么用心伺候那些黄瓜,產量怎么就那么高?
虽然具体多少还不清楚,但作为庄稼人,这点眼力劲还是有的,那些黄瓜绝对高產。
汪承平道:“我明天就打算摘两箩筐,挑到城里去找销路,如果能挣钱,肯定要扩大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