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才哥哥对程姐姐的态度的确有些冷淡,为什么?是因为她吗?
梁湖月收拢思绪,勉强写出一首诗,而后和大家一起品鉴诗稿。
洛瑜今日是主办者,不参与诗会比试结果,但也作了一首诗。她一向才名在外,名副其实,得众人称赞。
洛瑜将参加比试的诗稿收齐,而后邀请众人一起品鉴,最后评出头等,一等,二等和三等。
第二轮太子和二皇子也参与其中,太子道:“今日既然是诗会,便该以诗会友,诸位可别因着我与二弟的身份便奉承我们,皆随心而评。”
洛瑜笑道:“这是自然。”
众人将诗稿传阅过后,最后评出八首佳作,决定从其中再评出头几等。其中便有太子与二皇子的诗作,这倒不是故意奉承,毕竟太子和二皇子自幼受诸多儒士大家教导,的确有些水平。陈琢的诗也在其中,广受好评,除此之外,程静贞和梁湖月的诗也入围了。
太子看罢陈琢的诗,笑着夸道:“陈世子不愧是被父皇赞誉过的,着实才华横溢,本宫自愧不如啊。这程姑娘的诗也写得不错,你们二人果真般配,到时成婚可一定要记得请孤喝喜酒,孤定会备份大礼。”
太子一顿,又道:“梁姑娘的诗也写得极好,是另一种意境,孤颇为喜欢。”
梁湖月觉得太子这称赞有些刻意,她自知今日的诗作得一般,能勉强入围已是侥幸。除了太子,也没人夸她这首诗写得好。
但他毕竟是太子,梁湖月还是起身:“殿下谬赞了,能得殿下喜欢,是臣女的荣幸。”
太子看着梁湖月,笑说:“梁姑娘太谦虚了。”
他虽是太子,但二弟虎视眈眈,一直有意与他争夺这个位子,他一点也不敢松懈。前些日子,听闻二弟曾去找过陈琢,但被陈琢拒绝了。
太子此前也曾与陈琢示好,但陈琢并未回应任何。陈琢如今官位虽算不得高,可他年轻,又得父皇器重,是个助力。
最近母后在为他挑选太子妃,那日听二弟说起陈琢妹妹,太子心里便隐约有个念头。若是能娶陈琢的妹妹,那陈琢自然会站在自己这边。虽说他这个妹妹身子骨确实弱,听闻她恐怕短命,做他的太子妃定然不成,但可以做个侧妃。身子弱没关系,入了东宫有的是御医和药材,自然养得起她。
太子若有所思,又看向梁湖月,勾唇一笑。
陈琢眸色微沉,若说先前太子的目光只是偶然,那现在陈琢几乎可以笃定,太子的目光就是故意的。
他才提醒过二皇子,没想到太子又打起了主意。
他的漪漪还真是抢手,也是,他的漪漪的确美丽动人,足够讨人喜欢。
但漪漪只属于他。
太子的心思,大家多少猜到一些,也听说了皇后近来在挑选太子妃的事。一时间,众人心思各异。
若是承安侯府的嫡女,做太子妃勉强也够格。可梁湖月不过是个未曾入籍的养女,未免差了些身份。
太子说完,走到梁湖月身边,温文尔雅道:“梁姑娘,可否与孤说说,你是怎么想到这般意境的?”
他气质高贵,言辞谦逊,虽说梁湖月有些莫名,但依旧对他的姿态有些好感,毕竟被人欣赏总是令人愉悦的。
梁湖月笑着解释:“不过是突发奇想,没想到会得到殿下的赏识。”
太子道:“孤却觉得妙极了,梁姑娘……”
太子的解读让梁湖月有些惊讶,她的确有这种想法,没想到会有人能读出来,她不由得和太子多聊了几句。二人你一言我一语,一时间竟有些相谈甚欢的意味。
陈琢在一旁手握成拳,又慢慢松开,感到一种危机感。
若是旁人喜欢梁湖月,他知道他们抢不走她,可若是她喜欢上旁人,陈琢却没把握。哥哥和爱人,孰轻孰重?
只能有一个选择,既是哥哥,也是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