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十九世纪中国作家 > 008(第1页)

008(第1页)

008

一封在萨里镇掀起风波的信件,乘坐着新修的铁路,隔天抵达伦敦。

安迪斯·钱伯斯先生敲响了友人家门,在女仆的带领下,步入书房,一看到熟悉的背影正在伏案阅读,忍不住失笑出声。

“我说威廉,”他笑道,“休假也在审稿,未免太过认真了。”

威廉·哈里森·安斯沃斯先生——也就是《本特利氏杂志》的主编,闻言转过身来。

主编先生忍俊不禁:“可不是我把稿件拿回了家中,而是作者直接寄到了我家里来。”

对此钱伯斯先生见怪不怪:“又是哪位朋友干的?”

安斯沃斯先生本身就是一名作家,又管理着这种程度的杂志,往来的自然也都是成名作者。熟悉的友人直接把稿子寄到家里来,对他而言是很常见的事情。

但这次,安斯沃斯先生却摇了摇头。

“我不仅不认识这位作者,而且对方寄来的稿子,和杂志风格也迥然不同。这份稿件我无法收下,但是——”

“但是?”钱伯斯先生敏锐地抓住了朋友的转折。

安斯沃斯先生摘下眼镜,故作神秘地将手中稿件递了过来。

“不适合《本特利氏》,却很适合你的《海滨杂志》*,”他煞有介事开口,“这故事真有意思!前阵子你不就在说,想要寻觅一位写作生动有趣的作者,达成长期供稿的合约吗?我想,合适的作者这就来了!”

钱伯斯先生大吃一惊。

很少有作者能让安斯沃斯先生如此好评,尤其他还说了适合《海滨杂志》。

——安迪斯·钱伯斯正是《海滨杂志》的现任主编。

与连载了《雾都孤儿》的《本特利氏杂志》不同,《海滨杂志》的定位是通俗大众读物,杂志主体是小说不假,风格则更生动有趣、具有娱乐性。

通常情况下,这种故事多少会欠缺文学价值。这安斯沃斯却对自己口中“适合《海滨杂志》”的作品做出肯定,这着实引起了钱伯斯先生的兴趣。

而他接过手稿来第一眼,又是暗自吃了第二次震惊。

作者是名女性。

光是看字迹就知道了!誊抄下来的稿件,字迹娟秀认真,一看就是名体面的女士。可偏偏她的署名是“乔治·贝尔”,完全是男人的姓名。

“这又是哪位女士的新笔名?”钱伯斯先生打趣,“玛丽夫人,还是芭芭拉小姐?”

“你先看看再说。”

不用说钱伯斯先生也会继续的。

只是他读完第一段,笑容就逐渐消失了,表情也变得认真严肃起来。

这是一篇侦探小说。

作者文笔精炼,开局直接明了——上来就写明了侦探乔治·贝尔,拎着贵重礼品前往新门监狱,去拜访一名杀人犯古多尔先生。而他的目的,则是为了让古多尔先生给一桩案件提供思路。

杂志连载和出版不同,要求尽快吸引读者目光。而这个开头,无疑是吊足了人的胃口:一名侦探为什么要去拜访杀人犯?还是为了向杀人犯咨询案件思路!

钱伯斯先生当场就被吸引了,他就这么站在原地,一口气读完了整个故事。

看着他连坐都不坐的样子,安斯沃斯先生脸上的笑容更是收拢不住。

他耐心等待钱伯斯先生读完,《海滨杂志》的主编长舒口气,将手稿翻回第一页,看向标题——

《谋杀指导》。

“真是位大胆的女士,”钱伯斯先生不由得感叹,“我几乎能想象得出,如此标题和情节,会让多少人目瞪口呆!”

“但也不得不承认,她是位老手。”安斯沃斯接道,“能让读者目瞪口呆的前提是,故事足够有趣,却引人入胜。”

是这个道理没错。

钱伯斯先生暗暗点头:有冲突、有噱头,也许会招致非议和争论,但也证明了读者将故事认认真真看了下去。

“这位‘乔治·贝尔’的地址,”钱伯斯先生不假思索,“你可得给我!”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