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无声情歌 > 第 4 章(第2页)

第 4 章(第2页)

这些都是杨卿诗一直明白的道理,喻记者来自大城市,她的勇敢源于她的生长环境带给她的底气,所以她不怕,但每个地方的生活方式不同,在这里,就得按照这里的方式来。这一点喻记者是不会懂的。她也不需要懂,等她完成了工作就会离开,不需要懂这里的一堆破事。

她看着几张纸条上的那些字,密密麻麻都是她一个人的字迹,单看上去像是她在自言自语,但其实这是在和另一个人对话而写上去的,只是她这辈子都只能有这种小纸条式的对话了。

她又翻出了她和喻恩赐第一次对话的那张纸条,上面写了喻恩赐的名字。喻恩赐的字迹和她的人一样,如诗如画,端庄优雅。

喻恩赐。杨卿诗在心里默念这个名字。

这个名字可真好听,恩赐,想必她的父母一定很爱她,才会给她取名叫恩赐,寓意着她的到来是上天给予父母的恩赐,所以她能长到如今这般温柔又善良。

杨卿诗已经记不得自己的名字是怎么来的了,但肯定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唯一的印象就是喻恩赐夸赞的那句,“你的名字真好听。”

好听吗?杨卿诗对这句话抱有怀疑态度。

喻记者长得美,声音也甜,不愧是记者,说出来的话也好听。

如果她也能说话的话,一定会和喻记者成为好朋友的。

只是她们年龄差距这么大,喻记者肯定会嫌她很幼稚,那她们就当不了朋友,只能当姐妹。

喻恩赐姗姗来迟,赶到村长家时,王庆都已经吃了两大碗饭。

“喻记者你可算来了,”村长站起来,要给喻恩赐盛饭,“菜还很多,你多吃点儿。”

喻恩赐双手接过碗筷,在王庆对面坐下,抱歉道:“不好意思,耽误了一点时间。”

村长摆摆手,“没事儿没事儿,你们都辛苦了,多吃点,这些菜都是自己家里种的,新鲜着呢,就是我这厨艺不是很好,你们凑合着吃。”

喻恩赐夹了一筷子青菜,吃下去后非常给面子地夸赞道:“您的手艺很好,我觉得很好吃,谢谢您的款待。”

刘正高兴了,嘴上说着,“多吃点儿多吃点儿,这都是我应该做的,你们大老远赶过来,我还指望着你们多拍拍咱们村,以后放在电视里能让更多人了解到咱们这儿。”

一顿饭吃得融洽,王庆和村长交谈甚欢,连吃边聊,聊到兴头处,村长还想去拿一瓶酒,被王庆以下午还有事为由拒绝了。

喻恩赐吃得差不多了,才放下筷子,对村长说:“村长,您觉得,咱们村里的孩子,在心理教育方面要不要再提升一点儿?”

村长不解,“为什么这么说?”

“哦,没有,”喻恩赐说,“我就是担心,他们常年见不到父母,老人也没太多精力教他们,导致他们以后会不会有些偏激?”

村长大手一挥,说:“这都是小问题,你别看咱们村经济条件落后,但孩子们都是个顶个的乖巧懂事,走偏之类的事情是绝不会发生的。”

“是吗……”喻恩赐喝了口水,不敢苟同。

“额……不过……”也许是想到了李弦那几个,村长又讪笑道,“有些孩子不是在这儿长大的,是被父母从城里送过来跟爷爷奶奶一起生活的,可能在性格方面跟村里那些孩子不同,会强势一些。”

喻恩赐没有反驳他,只是点点头,“原来是这样,我知道了。”

杨卿诗最终还是没有和杨芳告状,她把家里收拾干净,把那几张小纸条夹在自己的书本里,和往常一样,等杨芳回来了,俩人一起吃饭、上课,再聊一聊学校里的事。

晚上洗了澡躺在床上,杨卿诗很快就睡着了。

也许是今天心情大起大落,杨卿诗难得做了个梦。

她梦到了以前的家。

杨卿诗在家里一直是被当成空气,爸爸妈妈还是家里的阿姨都不怎么理她,一年到头都说不上几句话。

唯一有可能让父亲主动和她说话的,就是心情不好了,或者喝了酒神志不清了,骂她两句。

骂完之后还会厌恶地说上一句:“连句话都说不出来的废物。”

他极其嫌弃这个女儿。

在杨卿诗刚出生的那两年,父母对她还是挺好的,但在杨卿诗三岁那年,父母发现了不对劲——隔壁家小孩儿两岁半,爸爸妈妈都喊的顺口了,杨卿诗还是只会咿咿呀呀,发出一些无意义的哼声。

起初夫妻俩以为,杨卿诗只是学说话比较慢,可是到了四岁,该上幼儿园的年纪,杨卿诗还是没说过一句话,就连幼儿园的老师也都频频露出一种类似于怜悯和可惜的表情,和杨卿诗的父母说过这个问题。

“这孩子,可能有点问题,家长这边有给孩子做过检查吗?”

杨卿诗的父母都是身体健全的人,无病无遗传史,偏偏在杨卿诗身上,就跟基因突变似的,生来就不能说话。

为此,杨卿诗的父亲还怀疑过这个孩子并非他亲生,和杨卿诗的母亲大吵一架,最后还是闹去做了亲子鉴定才以证清白。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