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华默默垂下眼帘,视线扫过自己被紧紧挽住的手臂,再看看身边这个笑容灿烂、歪理一堆的大小姐。
红烧蹄髈的香气仿佛还在鼻尖萦绕,十两雪花银的重量在心头沉甸甸的。
她几不可闻地轻叹了一声,把冲到嘴边的“这似乎颇有损我江湖侠名”或“此举是否过于轻浮”之类的抗议,连同那份微妙的尴尬,一起艰难地咽了回去。
罢了……
她在心底无奈地妥协。
人在江湖飘,哪能不弯腰?
尤其是,当一个囊空如洗、腹中空空的落魄侠女,遇上这么一个古灵精怪、财大气粗且深谙“随机应变”之道的雇主时。
这份“差事”,似乎比想象中……更具挑战性。
她感受着手臂上残留的温热触感,默默加快了脚步——奔向那救命的蹄髈和烧鸡。
唐家花厅里,弥漫着饭菜的香气,气氛有些微妙。
一张黄花梨圆桌上,摆满了色香味俱全的佳肴。
那盘红烧蹄髈炖得酥烂,酱汁浓郁,油光发亮得诱人,黄澄澄的烧鸡散发着令人垂涎的焦香,几盘碧绿的时蔬小炒点缀其间,清新可口。
李明华端坐在雕花木椅上,身姿依旧如松柏般挺拔,尽力维持着江湖人的沉稳。
她的视线却像被无形的丝线牵引着,牢牢黏在了那盘泛着诱人光泽的蹄髈上。
喉头极其细微地滚动了一下,快得几乎让人以为是错觉,只有她自己知道那几乎难以抵挡的渴望。
唐晓宁将李明华这细微的反应尽收眼底,觉得有趣极了。
她眼眸弯成了月牙,亲自执起银箸,夹了一大块颤巍巍、裹满浓稠酱汁的蹄髈肉,稳稳地放进了李明华面前的白玉碗里。
她笑盈盈地催促:“李女侠,千万别客气,快吃呀!吃饱了才有力气保护我周全,嗯…也才有力气给我讲那些精彩的江湖故事嘛!”
她的声音清脆,带着毫不掩饰的殷勤和一点点撒娇的意味。
“多谢唐小姐。”李明华立刻道了声谢,声音低沉平稳。
她执起竹筷的动作看似斯文从容,下箸的速度却快如闪电,精准地夹起那块蹄髈。
只见她微微低头,专注地对付着碗中的食物,动作间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
咀嚼是无声无息的,腮帮子只是规律地、小幅度地动着,效率却高得惊人。
那块硕大的蹄髈肉,几乎是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消失在她的碗里。
整个过程,她神情肃穆,好似在进行一项无比庄严的仪式,连眼角的余光都没分给旁人。
唐晓宁自己没吃几口,双手托着粉腮,饶有兴致地盯着李明华看,像是欣赏什么新奇有趣的表演。
烛光在她清澈的眼眸里跳跃,映出满满的好奇。
“李女侠,”她忍不住开口,声音软糯,“你们清风派在山上时,平日里都吃些什么呀?是不是都像话本里写的那样,侠客们聚在一起,大口喝酒,大口吃肉,豪气干云?”
她脑海中已经浮现出篝火旁畅饮的画面。
李明华正好咽下口中的食物,闻言抬起头,非常认真地看向唐晓宁,如实回答:
“山上清苦,物资匮乏。平日多是自种的青菜、腌制的咸菜、粗粮米饭与豆腐。
荤腥之物,只有逢年过节,或是下山采买时才能偶尔得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