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啥意思 > 第十二章(第1页)

第十二章(第1页)

这一路约莫要走二十里地,卫绛的三匹马让周长懋和病已骑了两匹,剩下的一匹和周长懋来时骑的驴,让手下的游徼骑了。

其余人没得骑,但因着是轻装上路,倒也健步如飞。

病已频频回头,见卫绛推着辘轳车步履轻快,丝毫不见疲颓之态,顿时来了兴致。

他故意控马来到卫绛身边,搭话道:

“卓娘子好体魄、好胆识。昨夜我在卤泊庐舍内被响动惊醒,于窗边见到你作战风采,实在令人钦佩。”

卫绛本不想搭理这些汉人,但有感于他方才替自己辩护,于是道:“多谢郎君为我辩白,否则我实难洗清罪过。“

“娘子不必多礼,我只是不愿任何人蒙冤。能出手相帮,我必不犹豫。”病已道。

卫绛觉得此人十分特别,好奇问道:“郎君贵姓?该如何称呼?”

“我姓刘,刘病已。年十六,尚未弱冠,因而无字,你与大家一同唤我名即可。”刘病已笑道。

“我也年十六,几月生?”卫绛听闻他与自己同岁,一时多了几分亲切感。

“正月里生。”刘病已眸光中闪过一丝晦暗。

“我是九月生,兄年长我数月。”

“未曾想今日竟识得一位同年生的楼兰阿妹,此乃天缘。”刘病已欣悦道。

“病已兄瞧着不是那卤泊盐工?怎会在此?”卫绛好奇问。

刘病已闻言解释道:“我闲人一个,常游历长安三辅,近些时日,对盐运颇感兴趣,因而就近到这杜县卤泊,与盐工同吃同住,了解制盐、贩盐之详实。”

卫绛问:“我见你对律法知之颇深,莫非是律学博士?”

“哈哈哈,非也非也。”刘病已大笑,“我真是闲人一个,无官无职,亦未就学,我所学皆我所见而已。卓娘子对我大汉律法、北军官制倒是颇有了解,莫非专门学过?”

“阿母所教,因而习得,也只是粗通皮毛。”卫绛道。

“令堂是楼兰人?”

“乌孙人,流落至楼兰定居,但我亡父为汉人。”

“怪不得,我见卓娘子面容颇有汉人的影子。”刘病已恍然道,“乌孙,可真是遥远,难得你阿母竟会来汉地,与汉人成婚。诶……想我大汉细君、解忧两位公主远嫁乌孙,也不知她们在那儿过得是否习惯。”

卫绛想起母亲的宏愿,一时沉默。

片刻后,二人又聊了起来,从西域风貌谈到汉匈局势,二十里路竟不知不觉间走完。卫绛年纪不大,却已然走遍西域,对西域各国风俗如数家珍。刘病已言谈疏朗,乐天达观,谈论盐业贩卖,时有犀利洞见。他虽对卫绛很好奇,但却并不多探听,点到即止。卫绛本是个不爱说话的性子,但与他交谈,却感到如沐春风。

这一路上,周遭的游徼、亭卒,包括前方的县尉周长懋,皆默然倾听他们交谈,并不插话,好似一群听讲的学生般,时而频频点头,时而若有所思。卫绛觉得很有意思,这群官差似是将刘病已当成师长一般尊重,尽管这位师长比他们要年轻太多。

待入了县城,行至县衙门口,周长懋作出安排。他将慕沙安置在县衙偏房之中,派了一人去寻本县的医家来给慕沙看诊。然后将卫绛、刘病已带至堂上。

彼时杜县县令郑遨正在堂后的公署内办公,听闻传报立刻出来,听取案情。县令一身皂色衬青边深衣,戴一梁进贤冠,腰悬鞶囊,内装官印,印钮上系着的玄色绶带垂挂在外,边缘缝青、赤、绀三色细边。打扮与县尉周长懋几无二致。但郑县令年约四旬,细眸长须,颇有几分仙家姿态。相比之下,佩刀的周长懋则显得更为粗犷。

周长懋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讲得清晰,刘病已在旁补充,并替卫绛作证。郑县令听得很专注,偶尔提几个问题,大多时候都不言语,神情庄重。

周长懋将现场证物——黑衣女子银弩箭、刘彧军牌、卫绛使用的弓箭和刀等,并死去的两具尸首一一呈堂,让郑遨过目。

郑遨仔细端详,眸光在银箭和刘彧的面容上停留了很久。他命一旁书吏取来一块通缉木板画像,与刘彧作比对。画像笔法略显拙劣,实在有些难以和真人对上,但其下标注了此人佩戴饕餮墨玉扳指,这扳指是配合射声校尉新研发的弩机上弦使用的,只有高阶军官才有。

热门小说推荐

御灵真仙
不问苍生问鬼神御灵真仙
...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