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太和殿的大戏上演的时候,贾琏已经快马纵入皇城,来到当初他亲自选址建造的禁卫军火器营大营。
大营内,此时兵马林立。
苏克光、贾瑜、冯紫英、柳湘莲等高级军官,披甲在军阵之前。
见到贾琏,苏克光上前道:“回禀公爷,除了在城外集训以及站岗的将士,火器营正式兵员应到三千七百八十六人,实到三七百八十六人!”
汇报完,苏克光目光犹豫,看着贾琏似乎想问什么。
贾琏知道他想问什么,压手示意他稍安勿躁,也不下马,直接对着场上的三千多名火器营将士说道:
“允王谋反,率兵闯进皇宫之内。
如今陛下身处危险之中,尔等,可敢随我进宫救驾?”
“愿遵公爷号令,勤王保驾,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贾瑜、冯紫英等人早就开过小会了,知道贾琏不会拿这等滔天大事开玩笑。
他们也都做好了准备。
虽然他们不知道具体的情况。
但是贾琏既然敢向他们下令,他们就敢跟着贾琏干大事。
这是这么多年,他们养成的对贾琏的信任。
而那些普通官兵们,则就没有这么直接的反应。
尤其是那些新补进来的兵丁。
火器营随贾琏正式征战过两次。
第一次是在铁网山。
那一战死了不少人,战后宁康帝给补充满了兵员。
第二战是火器营的立魂之战。
在辽东的战场上,他们死了更多的人。
如今也重新满编了。
新补进来的官兵心中略有奇怪。
荣国公不是早就不是火器营的统领了吗,为什么他一声令下,火器营从上到下,乃至统领苏大人都甘愿听其号令。
而且看起来,还是要干掉脑袋的那种大事!
相比较新兵,老兵们基本就没有这种疑惑。
火器营是在国公爷的手里,从无到头建立起来的。
他们,穿着最好的装备,拿着最足的军饷,打过最漂亮的胜仗。
在他们心中,国公爷永远是他们的大将军。
跟着大将军,他们不但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而且,还能有荣华富贵可享。
特别对于那些中低层的将领。
他们很多都是都是才递补上来的。
为什么会递补?
因为辽东一役,全军上下都立下了天大的功劳。
许多资历足够的人,都因着这份天大的功勋,升官调走了。
当然,更多的就是像他们这种,在本营内升迁,或者得到财富赏赐,乃至爵位赏赐的。
因此,即便贾琏既无官位,也无兵符,他一声令下,火器营上下无不影从。
对此,哪怕是苏克光都阻止不了。
他要是敢阻拦,或许都不用贾琏出面,其他高层将领都能将他关在小房间之内,让他好好冷静冷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