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岭南疍民 > 第五十七章 广东物產分布略图(第1页)

第五十七章 广东物產分布略图(第1页)

陈邦彦见状,也上前展开自己的图作。与张家玉截然不同,他的图宛如一幅写意山水,只用寥寥数笔勾勒出岭南大势,关键处用浓墨標註了几处重要物產,如顺德產丝,佛山出铁,潮州有瓷,琼州製,高州织葛,罗定采磺。

其他学生绘製的图更是五八门。

有人纯粹用文字罗列各府县物產,读起来像是帐本。

有人用的符號混乱难辨,居然把雷州半岛画得比广州府还大。

还有人只標註地名却忘了註明物產信息,让人看得莫名其妙。

陈子壮细细观看每一幅图,时而点头,时而皱眉。过了许久,他才抬起头来,温言点评道:

“诸位所绘的图虽然各不相同,但都能看出大家用心搜集了物產信息,这番功夫已经符合格物致知的初衷。张家玉考据详实,钻研深入,值得表扬。陈邦彦抓住要点,提纲挈领,也別具一格。你们二人各有所长,实在难得。”

他话锋轻轻一转:“然而绘图之法,贵在精准与实用並重。邦彦的图过於简略,好比只见树林不见枝叶,难以窥得全貌;家玉的图则稍显繁琐,好似深入密林反而容易迷失方向。”

陈子壮继续说道:“今天我就传授诸位一种简易图示法。这个方法虽然参考了两方技艺,但去繁就简,即便是孩童也能领会,只需掌握三个要诀即可。”

他让张家玉和陈邦彦將一张大白纸固定在木板上,拿起直尺和炭笔,从容演示。

“第一,確定方位而知远近。不必实际测量里程,可依照常识推断。比如从广州到佛山约半日路程,到惠州则需要两日,据此推定彼此远近。先定广州为中心,再用炭笔轻点各府位置,连点成线,大局就显现了。”

他手腕轻移,纸上已出现数个点:“第二,勾勒地形取其大势。不必细细描摹山峦曲折,只需用波浪线表示丘陵,单曲线表示江河,粗线绘製海岸。珠江如树,支流如枝,延伸全境。山川脉络,顷刻可成。”

隨即,他用炭笔快速挥就,岭南轮廓跃然纸上:“第三,標记物產用符號。既不要像帐本那样繁琐,也不要像写意画那样虚幻。可以约定,用圆圈表示粮食產地,三角表示矿藏,方框表示手工业。符號旁註一个字说明,如『丝、『铁、『,再在图侧统一解释,就一目了然了。”

炭笔游走间,不同符號错落有致地出现在相应位置:“三者结合,虽然不敢说毫釐不差,但物產分布、地势关联,都可以一览无余。將来诸位若是需要深入某地,再作细分也不迟。”

“其实这也是我之前在格物课上讲的,凡事都不难,重在有规矩方圆,测量和计算必不可少,这样便可以將原本复杂的东西转化为人人皆可学的事物。绘图如此,科举如此,治学也是如此,甚至於治理一县,乃至参与国政,都需要“格”,格出道理,格出规律。”

不过一盏茶功夫,一幅清晰明了的广东物產图已然呈现。学生们看得目不转睛,这才恍然大悟绘图竟可以如此化繁为简,不由得纷纷跃跃欲试。

课间时分,陈邦彦带著十多名风尘僕僕的青衫书生前来求见。

为首的是南海县生员李振纲,恭敬地行长揖礼:“学生李振纲,与诸位朋友来广州备考。久闻琼林书院陈翰林讲学,『格物致用,与眾不同。途经宝地,冒昧请求,允许我们旁听一二,开阔眼界,望大人恩准!”

陈子壮含笑答道:“孔子说:『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书院向来开门讲学,岂有拒绝贤士之理。诸位远来辛苦,请入座。”隨即让陈邦彦在讲堂后排添加长凳。

李振纲等人大喜过望:“谢大人恩典!”

眾书生鱼贯而入,坐在后排。

待眾人入座后,陈子壮站在讲台上:“今日开讲,『致用第一讲,论述一地物產丰缺与民力兴衰的关键,其核心在於『生財养民之力。我们格物致知,所求为何?阳明公有明训:『知行合一、『事上磨练,不仅仅是为了穷究一草一木之理,更是要將『致良知推行於天下,使『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各得其所,各安其业!这就是『格物的归宿,『致用的根本。”

陈子壮解释道:“什么是『生財养民之力?简单说,就是一地百姓运用智慧巧思,藉助器物之利,耕耘土地,化育万物,能够產出足以养育万民、巩固社稷、富裕国家的资材的本领。《大学》说:『生財有大道,生之者眾,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財恆足矣。这个『力,就是『生之者眾、『为之者疾的根基。这个力强盛,就会仓廩充实而知礼节,府库充足而武备修整,如《管子》所说:『仓廩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这个力衰微,就会饥荒遍地,盗贼蜂起,《孟子》也曾痛心地说:『灾荒年月,君王的百姓老弱病残死於沟壑,青壮年四处逃散。”

张家玉那幅详实的物產图被悬掛在前方。

陈子壮手指地图:“诸位请看!这幅图上,岭南的『生財养民之力一目了然。顺德的丝,佛山的铁,潮州的瓷,琼州的,高州的葛,罗定的磺等等,一地的丰饶物產,就是一地民力之精华,財富之源泉。《周礼·职方氏》辨別九州物產,其用意也在於此。”

他不由得长嘆道:“然而,李魁奇一把火烧抢,顺德丝业凋零,『丝之『力顿时萎缩,万千织户流离失所,这岂不是『仓廩空虚而荣辱废弃的惨状?反观佛山,铁业根基尚存,『铁之『力稍显坚韧,所以万千难民还能聚集在高墙之外,指望这个『力復甦,换得一线生机。物產的丰缺,就是民力的兴衰,这是切肤之痛,血泪之鑑,岂是书斋空谈可以掩盖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