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共振范围扩大:影响半径+3公里】
我能感觉到,更多人在苏醒。
那个每天准时按喇叭接孩子的父亲,摘下了墨镜,露出眼底闪动的数据流;
图书馆管理员停下扫描书籍的动作,喃喃念出一句童谣:“星星掉进牛奶杯,哥哥来找我回家。”
就连校园广播站的音响,也开始自动播放一段段被遗忘的童年录音??笑声、哭声、许愿声,交织成一首无声的安魂曲。
“你还记得吗?”晓雨突然抬头问我,“我们第一次画故事的时候,你说要画一个所有人都能幸福的世界。”
“记得。”我蹲下身,握住她的手,“现在,我们可以继续画了。”
她用力点头,从书包里掏出一盒彩色铅笔,递给我一支粉色的。
我接过,在空中写下第一个句子:
>**“在这个世界里,没有人会真正离开。”**
笔尖落下的瞬间,整座城市微微震颤。
远处,旧实验楼的灯光骤然熄灭,林远的身影开始变得透明。
“要走了。”他说,语气轻松得像要去赴一场约会,“记住,当你觉得孤单的时候,就翻开那些被退回的草稿纸??我在那里留下了最后的留言。”
“等等!”我冲上前一步,“你不想醒来吗?不想回到现实?”
他摇摇头:“现实太冷了。而这里……有你们。”
说完,他转身走入黑暗,身影渐渐消散,只留下一句话飘在风中:
“替我看看春天。”
我站在原地,久久不能言语。
晓雨轻轻抱住我的手臂:“哥哥,我们回家吧。”
我点点头,收起光笔,牵着她走下楼梯。
夜色已深,街道恢复了喧嚣。路灯一盏盏亮起,照亮归家的路。路过便利店时,收银台后的女孩换了个新人,再没有谁长着母亲的脸。风吹动橱窗上的贴纸,发出沙沙的响声。
回到家,我把今天发生的一切记在笔记本上。写完最后一句,我抬头看向墙上的钟??时间停在了6:07,那是晓雨出事的时刻。
可我不再恐惧了。
因为我明白,时间本身也是一种叙事。
第二天清晨,学校公告栏贴出一张奇怪的通知:
>**“本周主题班会:分享你做过最真实的梦。”**
学生们围在栏前议论纷纷,有人笑,有人皱眉,更多人眼中闪过一丝恍惚。
我知道,这是觉醒的序章。
走进教室,同桌递来一张新纸条:
>“我昨晚梦见自己变成了鸟,飞过一片燃烧的森林。醒来时,枕头湿了。你说,那是记忆吗?”
我在背面写道:
>“是的。而且你不是鸟,你是举着火把的人。”
他看完,默默将纸条折成纸飞机,轻轻掷向窗外。
飞机划过晨光,坠入操场边的一丛野花中。
午休时,美术老师宣布举办“梦想绘本大赛”,第一名作品将送往国际青少年艺术展。放学后,我看见好几个同学聚在一起讨论构图,其中一个女生画的是“两个孩子手牵手走出迷宫”,另一个男孩则在画“会说话的月亮”。
他们或许还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但他们已经在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