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赏之下,众官兵顿时蜂拥向前去,见形势严峻,杨过深知战阵中千军万马相斗,若落了单被围,武功再高也必无幸,加之方才一番激斗,他已消耗不小,眼见功败垂成,心中已生出死战之念。
“此生得与龙儿重会,老天爷实在待我至厚,今日便死了,也已无憾。男儿为国战死沙场,正是最好的归宿”
杨过心中热血沸腾,怒吼一声再次持矛向前冲去。而这时郭靖、黄药师等已相距均远,只空自焦急,哪里使得出一分力气去助杨过!
襄阳城,郭府——
不知多久,郭襄双睫微颤,方才自昏沉中悠悠转醒。
只觉眼前光影摇曳,恍若隔着一层薄雾,她轻轻呻吟一声,神识渐渐归位,终是费力地睁开双眸。
朦胧之中,一道素白身影,宛若月华初临,缓缓映入眼底。
少女怔怔凝望,心神恍惚,恍若尚在梦境,不觉自问:我不是在襄阳城外么……莫非仍在梦里,未曾醒来?
她揉了揉眼,眼前那道素白人影渐渐清晰,当彻底看清之时,霎时只觉呼吸都停滞了一瞬,这个素来自负美貌的少女,在眼前这位白衣女子前,竟不由自主地生出自惭形秽之感。
只见她一袭素衣,肌理如凝脂,神情清丽绝俗,最动人处,并非容颜之美,而是那一分不染尘俗的清冷之意,仿佛九天之上遗落凡尘的谪仙。
“你……便是杨大嫂么?”
郭襄强自按捺心潮,一瞬不瞬地凝视着这位奇美女子,声线中竟带着微不可察的颤意。
自风陵渡口初遇杨过,闻他提及那段十六年不渝的生死之约,郭襄便不知多少次在心中描摹——那位令大哥哥苦候十六载的“龙姑娘”,究竟是何等神仙人物。
如今目之所及,这白衣若雪的女子,其风姿神韵,举世之内,除却那被江湖传为“终南仙子”的龙姑娘外,郭襄实再想不出第二人可与之并肩。
只是,愈是凝神,心中愈惊。
她自幼习习武,爹娘的武学造诣非同凡俗,耳濡目染之下,只一眼便能辨出高手深浅,赫然觉察,眼前这位终南仙子,气息幽若深潭,无波无纹,此刻更是霎时明悟,这位仙子姐姐不仅相貌极美,一身内功精纯无比!
“是我。小妹妹,多谢你曾为我与过儿祈愿重逢。过儿常提起你,说你心性纯真,若至襄阳,定要带我来见你一面。”
小龙女微微颔首,绝美的面庞上,难得漾起一抹温柔笑意。
除却过儿,她素来清冷寡言,对旁人多是疏淡。
然而从过儿口中得知,郭襄曾为他们团聚而真心祈愿,甚至为劝阻过儿轻生,甘冒跃下万丈深渊,这一份情意,令她也不禁生出几分格外的亲近。
“果真……也唯有你这般人物,才配得上大哥哥。”
郭襄低低一叹,语声中似有几分释然。
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今能亲眼见到大哥哥安然喜乐,又有如此人物伴其左右,厮守相随,已是天大福分。
至于那些多余的心思,不要也罢,何必为自己平添烦恼?
“小妹妹,你遭此大故,又悲伤过度,身子尚虚,须得静养,莫要多思。既无大碍,我这便去城外,助过儿一臂之力。”
小龙女说罢,淡然一笑,衣袂轻扬,翩然而去。
郭襄倚于床头,目光仍追随着那宛若踏月而行的仙影,直至消失在门廊深处,一双清澈杏眸中,光华流转,不知思量着什么。
自郭府而出,小龙女未曾片刻迟滞,轻功一提,身形已如一缕流云,翩然无声,掠上高耸的襄阳城头。
她立于垛口之上,衣袂在猎猎长风中微微飘拂,迅疾扫视城外那片烽烟滚滚的战场,急切搜寻着杨过的身影。
蓦地,乱军之中,一道熟悉人影子闯入眼帘。那人东窜西跃,身法灵动,却全无杀伐之意,反似在混战间纵情嬉耍。
小龙女心头微凛,初时讶然,再凝神细辨——那人竟是本该安守城中的周伯通!
足尖轻点城垛,她已化作一道白光,疾若流星,直掠周伯通所在之处。几个起落之间,便飘然落地。
“周伯通!清儿呢?可还安然在城中?”
声未落,七尺芒剑已出鞘,“锵锵”数声清越,剑光如匹练闪烁飞舞,顷刻间将数名围攻周伯通的蒙古兵刺翻在地。
她连一眼也未去瞧那些倒下的敌人,冷若冰霜的目光紧锁在周伯通身上,已隐隐透出怒意。
周伯通正玩得兴起,冷不防被当头一喝,顽劣性子立时收敛几分。
他自知理亏,未守先前之诺,便有些心虚,伸手挠了挠乱蓬白发,避开小龙女凌厉目光,讪讪笑道。
“哎呀,小女娃,你莫恼。我……我一人在城中守着,闷得骨头都生锈了,这才溜出来活动筋骨。谁想那小家伙不知何时也偷偷跟了出来……我一时玩得高兴,便没顾上他,好似是往那边高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