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一落地,便瞥见了杨过与郭襄头顶那根急坠的火柱。
眼见自己的好徒儿郭襄再陷险境,他已顾不得已几近破碎的心脉。
将毕生修炼的龙象巨力尽数凝聚于右掌之上。
一掌挥出,石破天惊!
正是这一掌,生生地将那火龙柱击得横飞出去!
然而,施展出这惊天动地的一击后,金轮国师身躯猛地一晃,他本就因杨过“黯然销魂掌”一击而受伤心脉尽碎,五脏震裂。
方才救下郭襄,将她抛给杨过,已是强弩之末,此刻为再救二人于危难,全凭一股意志强撑,此刻已是倾尽了最后一丝气力。
“师父!师父——!”
哭喊声划破了劫后余生的短暂宁静,郭襄跌跌撞撞地从杨过身旁挣脱,连滚带爬地扑向那倒卧在尘埃的金轮法王。
眼前这大和尚,虽是心思奸诈狠毒,然而,对自己却视作掌上明珠,倾囊相授毕生所学,如同对待亲生女儿一般情义深厚。
而就在方才,就在那生死一线之际,更是毫不犹豫地为自己舍弃了性命。
就在郭襄悲痛欲绝之际,金轮法王的眼皮竟微微颤动了一下,最终艰难地掀开了一线眼缝,那双往常闪烁着凶悍光芒的眸子,此刻已是黯淡无神,只余下一点涣散焦点,勉力凝聚在郭襄那张梨花带雨的小脸上。
“好……好徒儿……为……为师……终于……救了……你……”
沙哑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响,话音未落,法王猛地张大了嘴,一股鲜红血液抑制不住地从他口中狂涌而出,“噗”的一声,血沫喷溅在郭襄胸膛衣襟之上,
然而,就在国师生命彻底流逝的最后一刻,嘴角却轻微地向上牵动了一下,凝成了一抹释然微笑。
随即,眸中光芒彻底消散,眼皮缓缓合拢,手臂无力垂落,再也没有了任何声息。
郭襄伏在法王那渐渐冰冷的身体上,用尽全身力气摇晃着他,痛哭失声,极度忧惧交加之下,她忽觉喉头一甜,眼前一黑,软软地昏厥了过去,不省人事。
杨过见金轮法王以命换命救郭襄,心中也不由的生出几分敬意,朝他遗体躬身一礼。
此时,小龙女已疾奔至杨过身旁,她撕下衣袖为他小腿包扎伤口,双手颤抖,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龙儿,你在台下为我悬心,时刻牵挂,这份煎熬,恐怕比我在台上连番激战还要辛苦几分。”
杨过语气轻松,那股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即便身负伤势,也丝毫未减,反而更添了几分浴血鏖战后的卓绝风采。
高台之下,原本攻势如潮的蒙古军阵中,陡然爆发出了一阵巨大骚动。那些亲眼看见国师殒命的蒙古兵将,无不骇然失色,战意瞬间瓦解。
军心一旦动摇,便如雪崩之势,再难遏制。
高台下这一路宋军精锐在将领的带领下,从不同方向同时发起了反击。
喊杀声震天动地,宋军将士们士气如虹,来回穿插,分割包围,蒙古军的阵型在这猛烈冲击下顿时七零八落,兵败如山倒,很快便溃散奔逃,再也无法组织起有效抵抗,所谓精锐之师,此刻已是土崩瓦解,不成形状。
眼见远处战场局势发生惊人逆转,一直坐镇中军之下、浴血指挥的郭靖,虎目中精光暴射,他霍然立于帅旗之下,振臂一呼,声若洪钟。
“蒙古鞑子已是强弩之末!襄阳的将士们,随我杀敌,保家卫国,就在今日!”
“杀!杀!杀!”
山呼海啸般的应和声响彻云霄,宋军将士无不热血沸腾,战意高昂。
郭靖一马当先,调转马头,率领着这股钢铁洪流,直扑向仍在猛攻襄阳城墙的另一支蒙古主力。
不知何时,黄蓉已移步来到杨过身边,心中充满感激,语速飞快地说道。
“过儿,你受伤不轻,这便回襄阳城里将息,襄儿也一并拜托你照看了。城下战事依旧吃紧,我需即刻率黑旗军随靖哥哥回援!”
言罢,她不再迟疑,转身发号施令,迅速集结起一支精锐的黑旗劲旅,紧随郭靖所率大军之后,向着襄阳城墙的方向疾驰而去。
杨过凝望着郭靖黄蓉夫妇远去的背影,又低头看了看昏迷不醒的郭襄,随即转向小龙女,说道。
“龙儿,你先护送小妹妹返回城中。她情绪激荡,又受了惊吓,需要好生照料。”
说话间,他已利落地牵过一匹无主战马,小心翼翼地将郭襄的身子托起,准备交给小龙女。
“好,待我将小妹妹安置妥当,便立刻前来助你。”
小龙女也知此刻并非儿女情长之时,郑重地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