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颠倒众生年上 魔法 > 7两位娘子(第3页)

7两位娘子(第3页)

夸孩子不能一直说孩子很健康、孩子很漂亮,玩家小姐是不可能开口说“感谢夸奖”的,不想变成“二人转”的表演者,两位夫人的话题最终还是回到孙氏身上。

孩子这么好,肯定是祖母养得好啊!

一通奉承下来,孙氏浑身通泰。

黄老孺人认为她俩说的是实话,连奉承的二人也不觉得自己说的话只虚不实,孙氏养孙女的确是亲力亲为,不假人手。

孩子养得也的确是好。

眼见日头偏西,孙氏带着孩子走出县令内宅,主薄娘子和典史娘子很有眼色的纷纷和主人家告辞,与孙氏一起出来。

典史娘子说:“桌上焚香的炉子和插花的白瓷瓶都有‘熙和年制’的款识,为内造之物,不知黄老孺人到底是什么来头?”

玩家小姐没有想到,典史娘子眼睛这么利。所谓内造之物是指由大熙的内府衙门设计、监制或直接制作的器物,专供皇室日常使用、祭祀礼仪、赏赐重臣,民间严禁私自仿制。代表着王朝的顶级工艺,标准严格,最重要的是意义不同。

主薄娘子眼神闪烁:“总归是上京的贵人,咱们这里山高皇帝远,更多的哪打听得到。”

典史娘子追问:“老夫人,黄老孺人就没同您说起过家乡在何处?原本县尊在上京住哪个坊,有没有进过皇宫呢?”

孙氏:“你们说的这些,我都听不懂。”

典史娘子连忙解释道:“我也是道听途说,您老只当一件趣事,若我有说错的,把它当个屁放掉就是了。上京是皇城,有坊有市,老话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故而什么身份的人住在什么地方都有约定俗成的规矩。比如,本朝勋贵一般住南薰坊、澄清坊、明照坊……六部文臣则住长安坊、鸣玉坊……鼎鼎大名的国子监在崇教坊。”

典史娘子满脸希冀地看着孙氏,问道:“这些坊名您老有印象没有?”

孙氏说:“第一次听说。明儿见着老孺人,我直接替你问问,就说娘子好奇孺人在上京住哪。”

典史娘子:“……”

典史娘子自然是求天告地让她别乱问,恨不得自打嘴巴,解释一通下来浑身冒汗,也不知道劝住孙氏没有。

双方在路口分离,典史娘子走出去几步,等见不着孙氏人影,才忍不住回头啐上一口,低声骂道:“无知村妇。”

在她看不见之处,孙氏同样回头,啐了一口。

“跟厉害的人说话就赔笑,对着势弱的就甩脸子摆谱,城里和村里也没什么不一样。看来,谁都是两只眼睛一只鼻子一张嘴,都逃不过世情里的那点趋什么炎势。”

趋炎附势。

玩家小姐没想到,能从孙氏嘴里说出这番话来。

她知道,孙氏这是对官眷圈子祛魅了。

挤不进去的圈子是裹着“体面”外衣的迷障,总觉得里头的人都该是温文尔雅、处处讲究,连呼吸都比旁人金贵些;挤进去发现就那样,人性总是共通的。在学识渊博、来自大城市的黄老孺人面前,大家都是乡巴佬。

自然不再战战兢兢,满心畏惧。

“吧唧”一口。

玩家小姐被亲懵了。

孙氏洋洋得意。

“托你这个小丫头片子的福,我老人家搬进县衙一年,空有官家老太太的名头,如今才知道扬着眉毛大吐气的快哉。”

玩家小姐:“……”

她握着拳头艰难擦拭额头上根本不存在的水痕,心中冷哼一声:且高兴吧!今晚有你受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