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歌,他唱得很投入,很专注。
因为,这就是一首关于‘普通人’,关于每一个‘奋斗者’的歌曲。
歌曲的核心,是一个人为了梦想奉献了一切,在疲惫和麻木中渴望通过音乐找回自己。
这与他三年来的经历不谋而合。
他在音乐里对这麻木的三年做一个告别,同时也对崭新的自己问好。
而用最真挚的情感唱出来的歌曲,比任何演唱技巧都要来得深刻。
于是徐哲安的嗓音,在此刻渐渐感染了在场每一位观众。
也感染了屏幕前的每一个人。
【梦为努力浇了水,爱在背后往前推
当我抬起头才发觉,我是不是忘了谁】
到第二遍副歌的时候,大家终于清晰了这首歌的意义。
这首歌的每一句,都是一句疑问。
在为梦想奋斗,努力的这些年,我们很显然收获了很多,得到了很多。
但是,有没有停下来问一问自己,是不是忘了谁?
【一定有个人他,躲过、避过、闪过、瞒过
他是谁
他是谁。】
歌词的问题,和一开始大家对徐哲安这个不认识的歌手的发问惊人的一致。
但答案却截然不同。
因为,答案就是我们自己。
在生活里我们经历了很多,我们照顾上司的感受、处理好和同学交际、取得一个让家长满意的成绩、点头哈腰地受着客户的每一次灌酒。
在喝酒吐到昏睡过去的每一个夜晚,在又完成了一单业绩后的每一个清晨,我们收拾好了着装,继续向前走着。
于是路过一个大楼,看着玻璃中的自己,才突然发现。
镜子里的那个人,好陌生。
一回头,明明在艳阳之下,却看不见自己的影子。
在场的很多观众都是有一定生活阅历的,都有着类似的经历。
而眼前的这一位歌手,他的经历比起前面那些耀眼的明星来说,更加平凡,更加像自己。
于是,共鸣由此而生。
不为谁而作的歌——原来是写给每一个观众,每一个普通人的歌。
仿佛是为了印证大家的解读,歌曲的桥段来临。
【也许在真实面对自己才不顾一切
去探究当初我害怕面对~~】
这一段,徐哲安的高音越来越高,也几乎惊艳了在座的每一个人。
可歌曲没有结束,还有最后一段。
【一定有个他,躲过,避过,闪过,瞒过
他是谁,他是谁!
他是谁。】
这最后一句,徐哲安已经用尽了全力,高音嘹亮且绵长,像是要穿透这座巨大的体育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