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遥远不远黄绮珊 > 2030(第12页)

2030(第12页)

姚远下意识的双手抱胸,身体后仰和陈若虚拉开距离,沉默着没说话。

陈若虚观察到姚远的动作,目光闪过一丝戾气,他并不认为姚远真正有资格和他讨论这些,姚远不合时宜的理想主义已经让波光科技错失太多商业机会。

他略作思考说:“姚远,或许,你可以考虑进入人生的另一个阶段。”

姚远抬头看向陈若虚的眼睛,不明白陈若虚说的人生另一个阶段是什么意思。她强大的神经元经过计算和分析还是反馈出一种可能性,姚远的审慎已经变成了戒备,开口道:“你想说什么?”

陈若虚看着眼前的姚远,明明两个人合作六年,应该很熟悉,实际上也很熟悉,却仍然觉得陌生,眼神看得很远,穿过了眼前的姚远,他想起第一次见到姚远。

夏末初秋的A大校园,天气依然炎热,陈若虚打完一场球满身大汗在超市买水。

站在超市门口等室友看到计算机社团招新展位前站着一个新生,穿一条白色带淡绿条纹的裙子,扎着一个高马尾,像栀子花的花骨朵,将开未开,青涩稚嫩到感觉比周围人群小不少。

室友出来他也很快走开,这件事情水过无痕。

大四开始他已经在美科兴远实习,每天的时间都不够用,白天在流水线上穿着无尘服当操作工,晚上在研发部门做实验还要写论文,那天回来跟导师圈定论文题目,结束后和室友打了一场球,又匆忙回到美科兴远。

后来在计算机社团看到那张他和姚远站在计算机社团展位前的照片才知道他那天看到的是姚远,照片和留存在大脑深处的记忆重合,细节非常清晰。

知道姚远的年龄就不奇怪第一次见面的记忆还保留着,当时的姚远看起来不像大学生,她的同龄人都还在读高中,陈若虚的感觉没有出错。

第二次见到姚远是在超算模拟赛上,好歹像个大学生了,坐在电脑前手速非常快,盯着电脑眼睛一眨不眨,做起事情来旁若无人,旁边人跟她说话,她的反应又很慢,半天才回一个哦。

彼时他同父异母的大哥陈嘉和已经在美科兴远担任总裁特别助理,陈嘉和舅舅汪益恒管理着美科兴远生产制造,他在美科兴远只是打杂。

陈嘉和不仅姓陈,他的名字里带着嘉,嘉是这一代陈家人的族谱行辈用字,陈若虚没有嘉因为他不上族谱,他出生的时候,方菲还没有嫁给陈中望。

研究生阶段在一线实习打杂机缘巧合发现工厂数据大规模作假,他跟踪各个生产环节,从工厂带走一批产品拿到第三方检测,作了详细的数据分析汇总报告给陈中望。

陈中望翻开报告,看到批次号和数据结论,一句话没说,把报告砸在陈若虚脸上,连说了三个好字。

马上拨内线给秘书让秘书去处理报告落款的第三方检测机构,销毁数据封锁消息,又吩咐这批产品出厂经手签字审核的人全部辞退。

在陈中望做这些动作的时候陈若虚已经反应过来,他看得出来,怎么会没有人看得出来,既然看得出来为什么没有人说,不是他有多高明,而是高明的人都选择了沉默。

这根本不是需要被解决的问题而是一套游离在规则之外的利益链,从客户到供应链恐怕都牵涉其中,明面需求和方案是一套规则和要求,实际交付和验收又是另外一套规则,中间的利益自有分配方式。这是陈若虚第一次真正意义上触碰到商业社会的灰色地带。

行业内的潜规则多少人的利益涉及其中,只要企业的经营风险和利润点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陈嘉和和汪益恒维持得住局面,陈中望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违背人性又没有收益的事没必要做。

陈若虚把这些翻到明面上来,不管目的是什么,陈中望第一时间把这件事情控制在美科兴远范围之内。

陈中望也知道陈若虚没有这个能力聚拢一帮游离在核心利益之外的人进行争权夺利,更大可能是这帮没分配到利益的人利用陈若虚这个愣头青做这个出头鸟搅浑水。

陈中望处理完这些才沉着脸拍着桌子训陈若虚:“自作聪明,你想干什么?”

陈若虚捡起报告折在手上沉声说:“想做工业检测设备,未来是大数据时代,数据就是一切。”

听完陈若虚的说法,陈中望看了好一会儿陈若虚,他对陈若虚说实话没寄予任何希望,方菲让他进美科兴远,陈中望由着方菲,就放在基层搓磨他,放任他。

陈若虚这么快能发现工厂数据上的猫腻他不算意外,这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思维缜密智商优秀的工程师应有的素养,但陈若虚说出这一番要求着实出乎他的意料。

陈若虚手上拿着这份数据实际情况什么也做不了,除了给自己招来祸端,陈若虚参与不了利益分配,改变不了利益分配格局,现在入局只能当枪使。

陈若虚能另辟蹊径,意识到检测和数据的重要性,干脆重启赛道,主动退一步,也不退远,旁观美科兴远,这份不管是魄力眼界还是临场应变的急智都让他刮目相看。

检测这个细分领域对美科兴远来说体量太小了,陈若虚既然有这份才能就让他进入美科兴远的核心层,未必是坏事,优胜劣汰自然法则,如果陈若虚真能在美科兴远站稳位置,那是他的能耐,陈中望给他这个机会。

工业检测设备这件事情就这样搁置,直到陈若虚在美科兴远逐渐站稳脚跟,彼时的利益链已经被打破重新分配,陈若虚开始整顿工厂数据的粗糙和失真,生产加工的浪费,产品的研发设计和生产脱节情况。

他找到侯君鹏教授,侯教授带他去了实验室,实验室里搭载了一个小型简易的光学平台,这是他第三次见到姚远,他看着姚远有一种看着她长大的长辈心态。

姚远低着头弯着腰,穿着一套工装,手里拿着一个内六角扳手在调节光源安装的角度,侯教授介绍两个人认识。

姚远话很少,给人的感觉光华内敛,温和坚定,带着清冷的书卷气,陈若虚看了她写得代码,逻辑太干净了,有一种简洁到极致的美感。

陈若虚说明来意,姚远说要回去考虑,后来给了答复决定出来创业,陈若虚出了钱,关键时刻给了一些资源,波光科技的产品线和业务姚远全权负责,那几年他忙着在美科兴远收拢权力重新分配利益,完成智能工厂的升级改造,寻找新的增长点。

波光科技前三年发展得算顺利,姚远专业能力强,亚像素模拟算法在国内设备中独树一帜,又出过一本图像处理的专业书籍来提高业界声望。

陈中望当年就已经看明白检测这个细分领域的商业价值太小也因此没有让陈若虚单干,姚远并不擅长利用整合资源,困在细分领域不自知,更试图在细分领域里走向一条商业价值不明的道路。

陈中望把事业部运营交给陈若虚后,为了制衡剥离出设备部门交给汪益恒专门负责美科兴远的产线设备,随着美科兴远的智能工厂的推进,设备部门成立子公司独立运营,这个子公司现在的商业价值和净利率可以抵十个波光科技。

陈若虚前几年重新整顿美科兴远腾不出手来,也让姚远去美科兴远考察过生产设备,姚远觉得这不是波光科技的赛道,陈若虚看得出她对扩大规模追求商业价值没有热情。

他认为姚远没有平衡好人生理想和商业价值,导致波光科技始终是个小而美的小型企业,姚远浪费了美科兴远的资源,也辜负了他扶持的好意,波光科技的小而美对他毫无用处。

波光科技已经被姚远浪费太多时间和机会,陈若虚失去耐心,感觉到姚远在人事安排上的不认可态度,一瞬间他动了让姚远退出波光科技的念头。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