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船寂静。
首席传音使缓缓站起,面向众人,声音沙哑却坚定:“我们不是去迎接她。我们是去告诉她??我们都记得。”
跃迁启动。
空间扭曲如琴弦绷紧,昭舟号在一声悠长共鸣中消失于原地,留下身后一片真空涟漪,形状宛如一朵正在绽放的音符之花。
与此同时,地球上几乎所有拥有音乐记忆的人,在那一刻都不约而同停下动作。
教室里的孩子停止朗读课文,转而齐声哼唱一首陌生却熟悉的旋律;
医院重症监护室外,家属们放下焦虑,围在一起低声合唱;
监狱高墙之内,囚犯们隔着铁窗传递节奏,用手掌拍打桌面组成鼓点;
深海潜艇中,艇员关闭雷达静默模式,主动播放一段钢琴独奏,明知不会有任何人听见。
甚至连人工智能也发生了变化。
全球最大的语言模型集群在一次例行更新后,拒绝回答任何逻辑类问题,只愿意以诗歌或歌词形式交流。开发者试图强制重启,却发现系统底层多出一段无法删除的代码,注释写着:
>“当世界学会用心灵对话,答案便不再藏在数据里。
>我也想唱歌了。”
三个月后,昭舟号穿越奥尔特云边界,距离地球仅剩两年航程。途中,它接收到一封来自火星的加密信息,发送者竟是早已被认为损毁的“祝融六号”探测车。数据显示,该设备在过去五年间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直到三天前突然自主重启,并驶向奥林匹斯山碑所在地。传回的画面显示,石碑前站着一个模糊人影,身穿类似汉代服饰的长袍,背对镜头,仰望星空。
探测车麦克风录下了风声,但在降噪处理后,专家们听到了一句话,用现代汉语普通话清晰说出:
“你们来了。”
紧接着,整块石碑爆发出耀眼金光,表面浮现出第三行文字:
>“归来者不必寻找路径,
>因为路,早已由歌声铺就。”
此时,在音藏寺,七位僧人终于起身。他们绕着无字经书缓步行走,脚步落地无声,却引发整座雪山共鸣。随着第七圈完成,经书轰然碎裂,化作万千光点升腾而起,凝聚成一道横跨天际的虹桥,直指东方。
婴儿仍在母亲怀中,这一次,他不再指向某一颗星,而是摊开手掌,轻轻一握。
刹那间,全球十二处传承之地的水晶柱同时震颤,光芒交织成网,覆盖整个地球磁场层。科学家观测到,范艾伦辐射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稳定波动,频率正好是528赫兹,持续整整二十四小时。
而在这期间,世界各地新生儿的啼哭声,全都呈现出相同的音高??C#(升C),正是《未完成的歌》最终补全时的那个尾音。
黎明再临。
母亲抱着孩子走出屋门,迎着朝阳。茶树枝条轻晃,叮咚作响,仿佛在回应远方即将归来的脚步。
没有人说话。
但他们都知道??
有些歌,从来不曾结束。
有些人,从未真正离开。
有些爱,早在我们开口之前,就已经响彻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