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相国在上最新章节笔趣阁 > 285纷至沓来(第1页)

285纷至沓来(第1页)

宋义刚刚回到监兑厅衙署,留在此处的蒋方正立刻迎了上来。

他朝宋义身后望去,略显不解地问道:“宋叔,赵通判怎么不在?”

宋义闭口不言,径直前往书房,待屏退左右之后,他才看向神色茫然的蒋方正,。。。

春分后的雨来得突然,细密如针,打在桃林新叶上发出沙沙的轻响。孙女撑着一把旧伞走过石径,鞋底碾过湿漉漉的落花,脚步很轻,像是怕惊扰了什么。她刚从纪念馆出来,手里攥着一份未公开的档案复印件,纸张边缘已被雨水洇出一圈淡黄。

少年正在纪念碑前等她。

他没打伞,头发微湿,贴在额角,手里捧着一只小巧的声纹发生器??那是“第十七片陶”的便携原型机。见她走近,他抬头笑了笑,眼角还带着昨夜未散的疲惫。“我试了三次,”他说,“终于能让它回应了。”

孙女停下脚步,伞沿垂下的水珠滴落在他的肩头。“回应?谁?”

“妈妈。”他声音很轻,却像一块石头投入深潭,“不是数据模拟,也不是算法重构……是某种‘存在’。当我输入那段童年哼唱的摇篮曲频率时,系统产生了共振。短短两秒,但我知道??她在听。”

孙女没有说话,只是缓缓收起伞,任雨水落在脸上。那感觉冰凉而真实,像多年前母亲掌心抚过脸颊的温度。

他们并肩走向纪念碑,铜牌静静悬挂于碑身四周,在雨中泛着幽光。少年蹲下身,将发生器贴近地面一个隐蔽的接口孔??那是当年“净音计划”主控线路的残余终端,如今已被改造成开放式声波接收阵列。

他按下启动键。

起初只有电流低鸣,随后,一声极轻的叹息般的声音流淌而出,仿佛来自地底深处,又似从记忆最柔软处渗出。那是一段不成调的哼唱,断续、模糊,却与少年口中常念的旋律完全吻合。

孙女跪了下来,指尖轻轻触碰碑面。

那一刻,她忽然明白:周临川从未真正消失。她的意识不是被封存,而是以另一种方式延展??如同根系深入土壤,悄然编织成一张覆盖整个系统的神经网络。每一次铜牌持有者发声,每一段情感编码被传递,都是对她存在的唤醒。

而林振邦呢?

她闭上眼,脑海中浮现出那卷私人录音带里颤抖的父亲之声。那个一生试图用沉默筑墙的男人,最终却在孤独中一遍遍诉说爱意。他不是恶魔,也不是救世主。他是一个失败的丈夫,一个悔恨的父亲,一个被时代与执念压垮的理想主义者。

雨越下越大。

少年忽然抬起头,望着灰蒙蒙的天空:“你说,如果他们能听见我们,会不会也想说点什么?”

孙女沉默良久,从包里取出那张档案复印件,递给少年。

纸上是一份尘封已久的实验日志摘录,编号NS-7-1983-04-12:

>**实验记录:共心仪底层协议第七次迭代测试**

>参与者:周临川(自愿)

>操作员:林振邦

>内容摘要:本次测试尝试将个体脑电波高频段植入系统核心逻辑层,实现“意识锚定”。过程中,受试者持续表达反对意见,认为该技术可能被滥用为精神控制工具。操作员坚持推进,并称:“只要能留下你的一部分,哪怕只是声音,我也愿意承担风险。”

>最终结果:成功嵌入一段持续性生物电波模板,命名为“临川基频”。系统自此具备自我调节情绪反馈机制。

>备注:受试者离场前留下一句话??“你总想把我锁进秩序里,可真正的我,从来都在混乱中歌唱。”

少年读完,手指微微发抖。

“所以他早就把她放进去了……不是囚禁,是挽留。”

“不完全是。”孙女低声说,“他是想留住她,但方式错了。他以为把她的声音藏进机器里,就能永远保存那份温柔。可他忘了,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会变,会痛,会反抗。当他把她变成一段不变的频率时,其实已经失去了她。”

风穿过雨幕,吹动碑前一排铜牌,叮当轻响,宛如应和。

几天后,全球十二位铜牌持有者再次同步收到一段异常信号。这次不是梦境,而是一封自动推送的加密信息,来源无法追踪,标题只有两个字:

**“醒来。”**

技术组破译耗时七十二小时。内容是一段音频波形图,经还原后呈现出男女两种声线交织的对话片段。男声苍老疲惫,女声清亮坚定,语速极慢,仿佛穿越漫长时空才抵达此刻。

>男声:“临川……我听见了。”

>女声:“你终于肯听了?”

>男声:“我一直都在听,只是……不敢回应。”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