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会场,变成了他一个人的舞台。
那些刚才还在疯狂提问的记者们,此刻,都屏住了呼吸静静记录著,
这足以载入史册的一幕。
他们在亲眼见证,一个国家的地方武装,是如何在最危急的关头,
高效运转起它的战爭机器。
而这台机器的核心,就是台上那个年轻得过分的,东北二代统治者。
这与他们印象中,那个派系林立、指挥混乱的华夏形成了,
太过鲜明的对比。
尤其是何应钦,和他身后的那群南京官员。
他们呆呆看著张汉卿,发號施令。
看著那些奉军的將领,在接到命令后没有丝毫的犹豫,立刻转身离去,
执行任务。
那种绝对的权威和高效的执行力,是他们在派系倾轧、勾心斗角的南京,
从未见过的。
孙立人的拳头,在无人注意的角落里,悄然握紧。
眼中闪烁著一种名为“嚮往”的光芒。
这才是他梦想中,军队该有的样子。
这才是他心目中,一个统帅该有的风采。
在下达完一连串的军事部署后,张汉卿重新將目光投向了,
早已沦为背景板的何应钦。
“何部长。”
他的声音,恢復了平静。
“现在战事,已经升级。”
“我刚才所说的,『卫国公债,也不再是一个提议而是迫在眉睫的,
救国之举!”
“现在我代表东北三千万军民,再次请求南京政府与我们,
共赴国难!”
他將“请求”二字,说得极重。
但听在何应钦的耳朵里,却比任何命令,都更加刺耳。
知道自己已经,被逼到了悬崖的尽头。
在全国的舆论,和迫在眉睫的战火面前。
如果再敢说一个“不”字。
那他和他身后的南京政府,就將立刻被钉在,民族歷史的耻辱柱上,
永世不得翻身。
“我……我代表,国民政府,代表委员长……”
何应钦,闭上眼睛,用一种,近乎於宣读判决书的语气,艰难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