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奉天之上柳上树时 > 第17章 杨宇霆初归心(第2页)

第17章 杨宇霆初归心(第2页)

显然是杀人灭口。

对方的手段,乾净利落,不留一丝痕跡。

“王八蛋!”郭松龄怒骂一声,气得在原地来回踱步,“现在怎么办?电路板烧了,德国人那边,再订一块,一来一回,至少要三个月!我们的整编计划……”

这是最致命的问题。

没有了这台机器,新枪生產就是空谈。

没有新枪,所谓的“合成营”整编,也就成纸上谈兵。

整个计划,將卡死在第一步。

“谁说,我们一定要用德国人的电路板?”

所有人陷入绝望时,张学良开口。

眾人一愣,不解地看著他。

不用德国人的电路板,用什么?

难道,我们自己还能造出来不成?

这可是德国最顶尖的工业结晶。

张汉卿没有解释,只对林权下达了一连串奇怪的命令。

“一,立刻去查,奉天城里,一个叫李四光的年轻地质学家。不管用什么方法,重金也好,绑票也好,天亮之前,我要见到他。”

“二,去哈尔滨,找一个叫王承书的物理学女教授。同样,把她给我请来。”

“三,派人去上海,联繫一个叫叶企孙的学者,告诉他,我张汉卿,想在奉天大学,建立一个物理实验室,需要他这样的大才来主持。要什么,给什么,钱,设备,人才,都不是问题。”

“四……”

张汉卿一连说出了七八个人名。

这些人,在此刻的1928年,大多都还名不见经传。

有的是鬱郁不得志的青年学者,有的是在国外学有所成,却报国无门的留学生。

但在张汉卿的记忆里,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未来华夏科学界,如雷贯耳的名字。

是撑起整个国家科技脊樑的巨匠!

郭松龄和林权听得云里雾里。

“汉卿,找这些……学者,干什么?”郭松龄不解地问,“他们能修好这台机器?”

“修不好。”张汉卿摇摇头,眼中却燃烧起一团,比熔炉,更加炙热的光芒。

“但是,他们能造出一台,比德国人的更好,完全属於我们的机器!”

“德国人能做到的,我们华夏人,一样能做到!甚至,能做得更好!”

这番话,掷地有声。

让在场的所有人血液,都瞬间被点燃。

郭松龄怔怔地看著张汉卿,这个年轻人身上,似乎有种魔力。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